作者:唐崇荣 来源:网络
以弗所书查经文字稿(42A)——唐崇荣牧师
弗4:20-24
我们打开圣经以弗所书第四章,以弗所书第四章,我们上个礼拜已经开始讲了有关于我们与外邦人不同的地方,我们的生活应当如何。我们再从20节念到24节。「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学了他的真理,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你们要脱去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并且要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那么脱去旧人跟穿上新人,中间一件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把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我们读经就到这个地方。上个礼拜我们提到了一个学基督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当韦斯利在世界上的时候,他思想到重生的重要性,但另外一个人就思想到教导的重要性。所以英国分成两派的运动,要怎样传福音,使人重生,使人领受新的性情脱离从情欲而来的败坏,在上帝的性情中有份。但在同一个时代另外一个人叫做Butler,基督徒不是要急然的改变要渐渐的学习,所以很多的人以为他一次重生什么都变好了,结果重生了以后生活还是乱七八糟,他有一时的改变,一时的觉悟,悔改痛哭,然后到处人家请他作见证,他怎么改变,他怎么信主,但是他里面的性情完全没有改变。所以结果就变成见证专家,上台出风头的专家,讲他从前不信变成信的专家。当他去做生意的时候照样骗人,在教会里面照样斗争、照样分争结党,所以没有好好学习,没有按步就班的进程,灵性的成长是不健全的。当慕迪在美国布道的时候,照样领许多人归主,他甚至在还没有麦克风系统以前,曾经叫一亿人听他讲道,这是现在的人看根本不可能的神迹,我们有时候不到一百人的聚会都要用麦克风,他那个时候怎样对千千万万的人讲道。但美国十九世纪的时候又有另外一派的人,这个叫做Horace Bushnell,他说基督徒不但需要有忽然的改变,基督徒更需要有一个按步就班的栽培,nurturing of the spiritual life属灵生命的栽培,怎样培育属灵的生命。今天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们回头看教会的历史,许多努力传福音的人只懂得撒种,不懂得浇灌。有许多很会浇灌的人从来不撒种在别的地方,到现在我们看见教会跟神学教育都是把事奉分割出来,所以许多神学家除了上课、教书、领薪水连祷告会都不参加。他不必探访,他不像摩西与上帝的百姓一同受苦,他也不必跪下来,因为每个月薪水都已经固定了。这些神学院的老师甚至没有在路上分过一张传单,所以神学家都不布道,布道家都不懂教义,牧会的人只顾伤羊不顾亡羊,受伤的羊、生病的羊,但是在外面流浪的羊他从来不顾。所以牧养的人不会教导,教导的人不会布道,布道的人不会牧养,牧养的人不懂神学,你不要笑,因为以后这些神学教授要受怎样的审判今天几乎没有人讲这样的道。布道家一出名以后,他就不再好好研讨圣经更深入的神学问题。所以你不奇怪,当你好好听一些伟大的信息以后,你再听普通传道人讲道你差不多都要呕吐出来,许多台上的人思想比台下的人更肤浅,只用感情的冲动来试看激励大家。所以这段圣经告诉我们,不但听道,你要学他,领受他的教训,这样你就与外邦人不一样。我们的灵性需要听道产生信心,需要思考与学习产生对真理的认知,需要顺从命令去遵行上帝的话语,这样我们就在各方面长进起来了,我们无论是思想、无论是心志、无论是言语、无论是行为、无论是知识、无论是事奉都在每一个层次上都要有长进,我如果做一个听道专家,我除了耳朵长进以外我对真理的认知、坚信,为真道争战的节制没有增加的话,我还不是一个好的基督徒。我们一定要在每一件事情上都长进。
保罗说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像那些外邦人,你们听过他的道,你们领了他的教,你们也学了他的真理,这以后要怎样呢?要脱去你们行为上的旧人。这句话给我很深的思想,我们要脱去什么呢?你说脱去坏的习惯就可以了吗?脱去不好的习惯就可以了吗?那么圣经告诉我们,我们要脱去的东西很多的,我们要脱去祖宗传流下来的虚妄,包括传统的、文化的、风俗的、历史的包袱,你们脱去行为上的旧人,为什么他不要说你们脱去旧的行为就好了呢?以弗所书特别提到脱去旧人,穿上新人。以赛亚书六十四章告诉我们,我们的行为如同污秽的衣服,如同破烂的衣服,我们的义如同叶子被风吹去。那一些话有很深的意义在里面,破烂的衣服是没有办法真正使你遮羞的,破烂的衣服是没有办法使你御寒的,污秽的衣服是在社会上没有办法使你受人尊重的。又脏又烂的衣服就像我们的行为,我们的义好像叶子被风吹去,好像叶了枯干一样。这个描写跟亚当犯罪以后的情形完全一样,亚当犯罪以后,他就第一个破坏环境,环保运动的反对者就是亚当。第一个人犯罪以后,环境就被破坏,所以他把树枝把它摘下来,把树叶编成衣服,来遮盖自己的罪恶,遮盖自己的羞辱,这就是文化的开始了。
文化是什么呢?就是把它文一文、化一化,叫做文化。那么在文化的中间呢?文过饰非,你把你的过失用文化遮盖起来,你把你的非用画把它画起来了,所以文化是文过饰非,化险为夷,叫做文化,试用人为的衣服遮盖抵挡上帝的罪恶。衣服就跟文化挂上一个分割的关系,没有穿衣服的民族叫做没有文化的民族,一个脱衣服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不知羞耻的人,这个没有宗教可以解释的,没有一种哲学可以明白的,除非你回到圣经创世记第三章,你永远没有答案。前四、五十年,大家反抗传统,拒绝历史,所以就产生天体自然运动,现在在德国、法国有一些乡村,有一些的海滩你一定要脱光衣服你才能进去。其实这个思想是从法国的哲学家鲁索开始的,Jean-Jacques Rousseau;在法国大革命以前三十年,他就提到一些天然的生活,教育给我们的捆绑,传统给我们的遮盖,所以人应当回到自然里,尽量自然,这个跟老子的思想有一点关系,老子说道法自然,这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本来就是这样。那么到这个鲁索的时候,他就提到一本书叫做Education of Emile爱弥儿的教育,这本书康德用三天的时间从头一个字读完它,然后试看吸收里面智慧的精华,在哲学里面产生一个更客观的批判,那么在爱弥儿的教育里面,他意思说如果把孩子带到一个完全不受社会几百年来堆积的文化影响让他自然发展的话,可能他会更善良。那么这个思想在当时是被一个很重要的哲学家叫做所Voltaire�伏尔泰�所反对,所以当鲁索的哲学被法国的皇帝禁止出版被焚烧的时候,伏尔泰出来挺身而为他辩护来反对政府禁止思想的自由,一方面写信给鲁索,他说虽然我反对你的思想,但我更反对反对思想自由的政府,因为人类的前途一定要向民主跟自由开放。你的理论我策绝对不能接受,因为我们经过了几千年奋斗才有今天的文化,如果再回到你所提倡的自然主义,我们不是回到过一个在野兽、在树林、在山间赤身露体的那种生活吗?所以他们的思想完全不一样。但作为一个学者,相信宗教自由、思想自由、人文自由,所以伏尔泰替他辩护。那么这种思想到了二十世纪的时候,变本加利具体的行动就变成天体运动的社会。但经过五十年以后,最近的消息是什么?这些脱光衣服的地方没有人要去,所以经营这些地方的这些人都亏本了,所以一间一间关起来,所以如果你要看什么地方是没有穿衣服的地方,不是在非洲野蛮的地带,是在德国、法国最文明的地带。
圣经告诉我们,亚当犯罪,要遮盖自己,所以衣服的文化就开始了,衣服的文化是一个不必要的必要,衣服的存在是一个矛盾的存在,因为神造人体是所有中间最美的艺术,上帝所造最美的东西一定要盖起来为什么呢?你不盖住你的身体你就会深深感到羞耻。而这种羞耻感是教育产生的果效吗?不是的。这是犯罪以后才有的自然感受,有关于这点我们今天不要深入的去分解出来。
所以为什么保罗说你不要脱去你的衣服,让你穿上新的衣服,当上帝寻找亚当的时候,不是因为上帝不知道亚当在哪里,是因为亚当自己不知道亚当到底在哪里,上帝说:亚当你在哪里。这是一个位份的追讨。罪不是行为的问题,行为的背后是动机,罪不单是动机的问题,动机的背后是一个位份,所艾萨克但犯罪,上帝说不守本位的天使。亚当犯罪上帝追讨说你在哪里,这个位份的差错,就产生了行为的差错,产生关系的差错,产生信念跟生活的一切行动的差错,所以上帝追根究底的时候,不是从行为追讨他,乃是从位份去追讨他。但亚当对罪的解决不过是个遮盖的方法,上帝说你要遮盖你的罪吗?你用文化解决你犯罪的问题吗?一方面用文化遮盖你的罪,一方面在你的衣服背后隐藏更多的罪恶,这就是中国人发明了什么叫做衣冠禽兽的这个成语,这就是法国革命的时候,一句讽刺教会最可怕的话,有多少比世人更大的罪恶是在主教的衣袍里面隐藏着。所以上帝说把你自己破坏大自然所摘下来的叶子所制成的衣服脱下来,然后我要给你穿上我亲自宰杀的牛羊用�们的皮替你遮盖羞耻的衣服。所以人的办法是用植物来解决人,上帝的办法用动物来解决人,人的办法是用自己的思想、用文化遮盖羞耻,上帝的办法用流血舍命的牺牲来担当人的罪恶,所以上帝对人的第一个命令是什么?脱下你的衣服,然后我把我为你做的衣服为你穿上,这件事就成为以弗所书第四章真正明白这节圣经的背景。为什么一个学习耶稣基督的人,一个听过主的道的人,不要像外邦人?那要怎么样呢?脱去你行为的旧人。亚当要脱去他用叶子做的衣服,因为以赛亚说我们的行为如同破烂的衣服,我们的义如同枯干的叶子。我二十多岁我读以赛亚六十四章那几节圣经的时候,我心里非常受感动,因为亚当用叶子所做的衣服能够维持多久啊?当风一吹的时候,叶子一吹翻开的时候,羞耻还是看的见,当太阳继续晒下去的时候,已经脱离树木的叶子一定枯干的,所以以赛亚这节圣经,你要从创世记第三章去了解它;我们的行为如同污秽破烂的衣服,我们的义如同枯干的叶子,你不能再靠它,你不能再夸它,你不能再抓住它。所以保罗给我们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脱去你行为的旧人,所有的行为,你所有的善行,你所有可夸的东西,在神面前都是可憎恶的事情,这是耶稣基督在价值观的事情上给人类思考一个很大革命性的话语。耶稣怎么讲呢?人所以为尊贵的,在上帝面前都是可憎恶的。所以如果有人把因为他有钱、有地位、有聪明、有社会的荣耀带到教会来,来事奉上帝,你要知道这是神很憎恶的事情。今天如果传道人看有钱人特别恭敬,看穷人特别轻看,这个传道人也是上帝特别憎恶的传道人,因为在神的价值观里面跟人的价值观里面有一个完全不同的指数跟标准。在雅各书里面告诉我们,有钱人到来你叫他坐上高位,穷人进到礼拜堂你叫他坐在你的脚下,神不喜悦这个事情。今天许多的牧师、传道,许多的西方教会都受了马克思无形的影响,以经济决定社会。教会也没有例外,所以有钱的人的声音,有钱的人的地位在教会里面特别大,我们要非常谨慎。这些世界的习惯,这些世界的行为,这些世人所夸的东西,我们都要把它丢弃掉。
所以这里说你们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为什么说行为上的旧人呢?为什么不脱去你的旧习惯、旧行为就够呢?为什么不脱去你的旧衣服就够呢?这里提到旧人。你们注意看模特儿穿衣服的时候,有两种:一种越少衣服越显出他是好看的模特儿。一种越多衣服,越显出他的身材可用很多的衣服遮盖还是好看的,所以有夏装、有冬装。那你试试看如果这些模特儿不穿衣服,只有把衣服挂在那边,照一个照片来看,人就不爱看衣服,因为人要看有人的衣服。你听明白这两件事吗?当你看见时装的书的时候,你单单看有衣服的书,或者有人穿衣服的书呢?如果一个设计时装的人,他设计完了以后,把设计的衣服一张、一张拍照片,那个书一定卖不掉。要人穿上去,人的面孔跑出来,走路的体态显出来的时候,那时装的设计就特别显露了,这表示衣服是为人,人不是为衣服,好像安息日是为人,人不是为安息日一样。所以这样,保罗就不单单提衣服的事情,保罗就不单单提行为问题,保罗提的是全人的问题。你要脱去从前旧行为的旧人;你要脱去行为上的旧人。你脱衣服的时候,头有没有脱对不对?你最多脱帽子对不对?脱帽子、脱衣服、脱鞋子你就睡觉了。然后呢,你的头没有脱对不对?如果你只有改正你的行为,没有改正你的观念,你还没有悔改。正像你只有脱了衣服、只有脱了鞋子、脱了帽子没有办法脱你的头一样。所以圣经说什么呢?脱去旧人。不是脱去旧行为,不是脱去旧衣服,是脱去旧人。人是衣服的主体,衣服是人的客体,从人更正起,从人更新起,从人下手,不是从行为下手。教育的责任就是使人在行为上有改进,福音的责任,是使人从生命上有改进。教育的责任,使人学好离开坏的行为,福音的责任,就是使人脱去旧人,穿上新人,使人出死入生,不是出恶入善,乃是生命的改造,才产生生活的改变。
所以你们脱去你们行为上的旧人。那行为上的旧人有什么特征呢?因为情欲的败坏迷惑了他,他就渐渐…变坏了,这里保罗不是提到突然的变化,乃是提到逐渐的变化。在进化论、在生物学里面有突变、渐变的分别,突变跟渐变是不一样。今天我们在事奉的事情上,在基督徒生命的改变上,我们要注意到旧人是怎样形成的,旧人的形成不是因为生在罪人之下,有罪人的地位就这样就叫做罪人了,旧人的形成有私欲的种子,迷惑人的生命,然后慢慢…变质,最后产生渐渐的改变。渐渐的改变很多人不注意,所以渐渐的改变是下意识的,渐渐的改变是次现象的,不是现象,是次于现象。什么叫做下意识呢?意识的仓库叫做下意识。什么叫做次现象呢?不容易觉察出来的变化叫做次现象。
所以你注意罗得跟亚伯拉罕的关系,罗得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侄儿,他父亲死了以后,亚伯拉罕亲自把他养大,每一餐靠着亚伯拉罕,每一天随从亚伯拉罕,慢慢…他有自己的产业了,亚伯拉罕让他有羊群,亚伯拉罕让他有仆人,他有仆人以后怎样呢?他的野性发作,慢慢…在下意识里面,在次现象里面,他用贪心追求超越亚伯拉罕。人有雄心是没有错的,上帝从来没有压制人的雄心,人盼望作大也没有错,人盼望作领袖、作主席、作牧师、作执事会的领导、甚至作总统都没有错。但问题你做总统的时候,你是凭着怎样长进的次序做总统,你伟大的时候,你凭着怎样的存心,怎样的次序变成大。耶稣基督说你若愿为大,你就必做众人的用人。你若没有服事人,但是要爬到人上面去做人上人是一个自欺欺人的人。中国人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柏拉图说你受教育到三十五岁以后,你要进到农村做苦工十五年才可以穿皇袍、才可以穿贵族的衣服统治百姓。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在普遍恩惠的智慧里面,都有圣经的这些原则,我们都要深深思考。那么亚伯拉罕的侄儿罗得是不是这样呢?不是。他趁机会唆使他的仆人与亚伯拉罕的仆人争,然后趁机会把事情闹大,闹大以后他就明正言顺有借口脱离叔父或者他伯父的压制,他就可以自己辉煌腾达。亚伯拉罕看见这个事情,他知道当这些牧人与牧人之间会争战背后一定有后盾。我告诉你老人家是很聪明的,只是老人家不好意思告诉你他很聪明你就以为他很笨就是了。老人家有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但他现在老人和老茶甘就是这个意思,老的茶比较甘甜,老的人比较和气,老人不会像年轻人血气方刚,天天爱斗、爱战,不是如此。亚伯拉罕看见牧人与牧人一争的时候,心中有数,他知道这些罗得的牧人敢跟他下面的牧人相争一定有后盾撑腰,他绝对不卷入这个漩涡的里面,他把罗得叫来,他说你我不可相争,他不是说你这个侄儿怎么敢跟我相争?晚辈这么没有礼貌!他不是这样讲。他用平等的身份,不用施恩者的身份,这样劝年轻人比较有果效,你我不可相争,你的仆人跟我的仆人也不可相争,为了我们不相争,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我老人家牺牲。他连这句话都不讲,所以我让你选,你选东我就向西,你选南我就向北,你选平原我就到山地。哇!罗得马上发现老人这么笨,给他这么自由的机会,马上抓机会来发财一笔。我告诉你,年轻人很笨。大家说。我们常常以为自己比老人家更聪明,我听计志文讲这篇道的时候,他提到一件事。弟兄姐妹,为什么亚伯拉罕不跟罗得相争呢?因为他是长辈,他的灵性比他更高,如果他跟罗得相争,他就把自己降低跟他同等了,他不肯跟他同等,所以他绝对不卷入相争的地步,他宁愿让步。那这个时候罗得马上乘机就狠心起来。好!你给我选你不要跟我争,这就是我的机会,他就选大片肥沃的平原。让你老人家在山上退休,空气比较好,氧气比较多,你到山上建别墅算了。亚伯拉罕、亚伯拉罕,我现在不希罕!你老了快要死了,这是年轻人的世界,是下一代的机会。以后呢?从此以后,他就没有见亚伯拉罕,直到亚伯拉罕的宽宏大量,听见侄儿被掳去,带了在他家里生养长大的318个壮丁去争战,把侄儿掳回来。那个时候,如果我是罗得,一定拿一个锅子盖住自己的面。无面见亲人!亚伯拉罕对侄儿这么好,改了没有呢?没有改。感恩没有呢?没有感恩。回头认罪吗?没有。还是一样的。亚伯拉罕救出来的王包括了所多玛王,把罗得救出来以后呢,罗得又跟所多玛王去,圣经说他是渐渐…移步进到所多玛蛾摩拉中间去。我们的行为的形成,是一步、一步慢慢…改变。你说我生的孩子多么天真就像天使,可惜没有翅膀,怎么今天变成一个坏蛋?因为你没有注意他慢慢…一步一步改变,在次现象中间的转移你没有注意。
所以保罗在这里说,旧人的特征是什么?是被情欲所迷惑,以至于渐渐…变坏。情欲的产生,情欲的方向跟情欲的进展绝对不是突变的,是渐变的,积少成多的。在闽南圣诗里面,有一首诗歌前面的一句话讲什么呢?一滴一滴的水,最后变成大海,一粒一粒的沙,积成一个大山。你们唱过这首歌吗?我从小教会唱这首诗歌都很感动,一滴一滴的水,积成一片汪洋,一粒一粒的沙,堆成一座大山。很可惜那首歌后来讲什么后来我忘记,只记得这两句话。但这两句话对我一生受用无穷,因为我们许多的坏习惯,我们许多很硬的个性,许多不肯悔改的懒惰,许多不讲理的性情,许多勇敢抵挡真理的这种个性,不是生就这样的,当然生下有一些的遗传,后天的教育,后天习性的养成是不能不占很重要的地位。在我教教育学的时候,我除了传统提到两件事,遗传加上环境,我特别加上习性的养成。习性的养成有主动的成份在里面,如果你只有讲遗传,错的你都怪父母,好的你都不称赞你的祖先,如果你只讲环境的话,坏的你都怪别人,怨天尤人,为什么给我这样的父母?为什么给我这样的环境?你就失去了你自己要悔改的责任感。所以习性的养成,是很重要的一样。这里告诉我们情欲的诱惑,情欲的迷惑,你接受之后呢,渐渐变坏。你现在怎样呢?你要把你的旧人丢掉,不是旧性情而已,不是旧行为而已,不是旧习惯而已,要把你整个的旧人丢掉,你才可能另外产生有新人的形像。
所以这段圣经是弃旧迎新一节重要的圣经,你知道你的情欲是怎么习惯起来的,慢慢…堆积,慢慢…改变,慢慢…养成,变成你现在这个这样败坏的人,你现在要把旧人同旧的行为的旧人把他丢掉了,然后接下去22节说:要把你们的心志换然一新。这一节圣经是很特别的。为什么说这节圣经是很特别呢?因为这里是个命令,而且这个命令有个主动性的责任。什么意思呢?你要把你的心志更新。主啊,更新我吧!我等你来更新我。那这样我的更新是个被动的事情喽,如果主不来改变我,我就没有办法了。如果主改变我,我才能改变了。保罗在这里不是这样说,你要把你的心志换然更新,所以这个命令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今天有许多的人把自己永远放在被动的位份上,什么事都怪别人。
有一次我坐飞机的时候,有一个人对我说:你是归正的牧师对吗?你赞成归正神学是不是?我当然说是喽。男子大丈夫有什么,你以为他有什么网罗就惧怕:是。你相信信心是上帝给的吗?我说是,信心是上帝给的。那我就没有错了。我说:你什么东西没有错啊?我现在不能信耶稣因为上帝没有给我信心嘛。我不是不要信,我很想信,我常常盼望信,从年轻盼望信,等到现在�不给我信。所以这就是上帝的错!所以你不要再怪人不信上帝。因为你是归正的牧师,信心是上帝来的,我不能信是因为�不给我。有没有道理啊?有没有道理啊?有理没有道!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堕落的理性想一套的理出来他以为叫做道理了。那如果这样以后审判的时候,上帝就不可以审判他了。为什么你不信我?因为�不给我信!上帝说对不起忘记给你信!哎呀!我老人家忘记啦!所以上帝不能审判人,人可以审判上帝啦!是这样的吗?你说是嘛!圣经说的嘛!使徒行传第五章说的嘛。上帝赐下信心、赐下悔改,所以信心跟悔改的恩都是上帝赐下来的,所以人才能信嘛。若是这样的话,反过来说,人如果不信,是上帝没给他信心。上帝没给他信心,上帝还怪谁?怪�自己老人家忘记给人信心。是这样就对喽。这个叫做有理没有道。为什么呢?因为道比理更大,自以为想了一套理就可以反对道的人是强盗,强词夺理,用偏理去否认完全的道。你要不要听解释啊?要不要听这件事情的解释啊?上帝有没有把信心给每一个人啊?有没有啊?有没有啊?有没有?有。你越讲越大声就有勇敢喔!圣经哪一节说上帝把信心给每一个人?你越喊越大声,好像文化大革命那些青年人一样。现在叫你追讨你的责任你讲不出来了。圣经有没有说上帝把信心给每一个人?有。哪一章节圣经?罗马书。哪一章?第一章。第几节?第18节说什么?「原来,上帝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对不起,这节圣经中文翻译不够准确。更准确的是什么呢?上帝降下�的审判,审判一切不虔不义就是压制真理的人,to judge those suppress the truth。所以当上帝审判人的时候,因为上帝曾经把一些真理的观念放在人里面,那么这一个真理,在每一个人的里面,是人人都有的,孟子没有看到这点,孟子只有看到,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慈让之心,人皆有之。但保罗说什么呢?基本真理人皆有之。那么人对真理的态度是什么呢?就去思考、去顺从、去探索、去明白已经放在你心中的真理。这个对基本真理的探索跟思考,也就是保罗在使徒行传十七章所讲的话语;上帝造人的时候,要人揣摩,要人寻找�,那就是叫做原本的、自然的信心。上帝原先把这个信心放在人里面,这个信心包括知道、包括观察的功能、包括体会神的能力、包括认识神的永恒,所以这是最基本的信心。信上帝存在,人到上帝面前,必须信上帝存在,又相信上帝赐给那些寻求�的人,人若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希伯来书这一章第6节把这个信心很清楚讲出来,那么这个信心跟信道是从听道来的是两个不同的层次,换一句话说;当你还没有听道以前,你还没有到上帝面前来以前,你本来就已经有了这种自然的信心。而这个自然的信心已经被安制在你里面了,当你被造的时候已经把这个东西放在你里面,那你顺从他吗?你寻索他吗?你揣摩吗?你去明白他吗?没有。第二个反应是什么?你压制他。所以当你压制真理的时候,那这个信心不能萌芽了。你压制他,中文翻译成阻挡他,上帝的审判就来到了。所以你不要怪上帝没有给你信心,上帝已经把这最基本自然的信心放在你的里面。为什么有人不能信耶稣呢?我告诉你一个没有压制基本的自然信心,在听道的时候神就把信仰真理接受福音的信心再赐给他了。所以同样听道的时候,传道人苦口婆心的传扬,大声疾呼悔改的道理,大声高举耶稣的十字架,同样听福音,有的人就信了,有的人就讥笑了。为什么呢?因为上帝没有把信心给他;上帝已经把第一个信心给他,压制之后,听上帝的道,神就不把第二种信心给他了。所以这基本的信心,连无神论都有的,所以无神论都是骗人的,无神论都是欺骗自己的,无神论的动机就是不要审判,所以最好没有上帝,但无神论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上帝是存在的,怪不得毛泽东死以前,他要说我不久要去见上帝,他不信上帝去见鬼呀!所以这些无神论是自欺欺人,因为他压制真理,神就丢弃他。凡神丢弃的人,神就没有把信心再加给他,所以没有一个人可以说:信心既然上帝来的,这是归正神学,你既然相信归正,sola gratia信心都是恩典,既然上帝没有给我信心,我就不能信,你不能怪我!上帝还要审判你,审判这个再加上你刚才讲那些乱讲的话。有没有道理啊?有理没有道。什么理啊?岂有此理。什么理啊?罪人想出来堕落之理。我告诉你所有的哲学家讲的每一件事都是有道理的,每一派的哲学都是头头是理,不是头头是道,你不要搞错。只有头头是理,没有道。所以他们以为他们讲理,讲清楚了,他就站在真理这方面,他还是在讲假理,不是真理。
所以圣经里面希腊文真道这个字跟信这个字是并行的。什么意思呢?信的意思就是对真道的忠诚,这个忠于真理,这叫做信仰。福音派的人很可怜,因为他们很热心传福音,但是理性没有归回真理,讲来讲去就是很浅的那些东西,但整个理性没有顺服那个全盘的真理下面,他们的信仰很肤浅,他们的知识非常狭窄。刚才宋弟兄讲的话,你无论各行各业,各行各业中间尽你文化的使命,最好的诗歌是为上帝,最好的音乐是为上帝,最好的科学是为上帝,最好的法律是为上帝,这一切的总源头就是神的道,道化成各样的理,各样的理里面,顺从真正的母就是上帝的道,以这个忠于真理的这种忠诚叫做信仰。
所以保罗在这里说什么呢?你要把你的心志换然一新。这句话很深的,这句话很重要的。怎样把心志换然一新?这不是祷告,是命令。祷告是什么?人对上帝的愿望。命令是什么?上帝对人的要求,你要弄清楚。清教徒他们读圣经的时候,把祷告的话、命令的话、应许的话、责备的话、用不同的颜色画出来,所以一目了然,这是神对我的要求,另外一句是我对神的要求。主啊,给我的心变成新的吧!主啊,更新我的心志吧!上帝说这是我对你的要求,不是你对我的祷告。你明白吗?上帝啊,�如果是全能;如果�是公平的;如果是大有能力的,为什么有的人瞎眼、有的人耳聋?很多人这样作弄上帝。这句话不是人问上帝,是上帝问人的啊!上帝说你看他耳聋还写这么好的音乐,你耳朵这么大做什么?他瞎眼还写这么美的诗,你眼睛这么大看什么?很多你以为你可以向上帝追讨的,原是上帝早就向你追讨。所以我告诉你,灵恩派要不得,因为上帝是全能的,医治我的病。上帝的全能就是要审判你乱祷告的人,上帝的全能变成应当做你的仆人。上帝的全能在你的指挥之下要听你的话。上帝有全能,使那些病得很重的人还会成就伟大的事情,这个才是叫全能。所以这节圣经根本不是向神的祷告。主啊,使我有一个更新的心志。主啊,求�改变我的心,改变吧、改变吧。我一直祷告你都不改变我,所以我要怪你了。上帝说什么呢?你要使你的心换然一新。这是命令;所以你不改变你的心志,神要对付你,神要审判你,你以为你可以用这个祷告来推卸责任。我对你们讲过这句话;今天教会很缺乏祷告神学的教导,而系统神学有基督论、有救赎论,没有祷告论,奇怪啊!所以很多基督徒祷告跟非基督徒一样,不同的地方就是最后加上一句奉耶稣的名阿们。祷告论的原理是什么呢?就是按着神的旨意求,就是把我的意志跟神的旨意配合。愿�的旨意行在我身上,好叫我推行在世界上,正像�的旨意在天上没有拦阻运行。我把这个意志的导向跟上帝的旨意的方向配合的时候,这个叫做祷告。今天很多很会祷告的人,念念有词,大声疾呼、苦苦哀求,所祷告的就在显明自己的无知、自己的不信、自己的乱来、自己的胡闹跟自己对上帝的逼迫。
保罗说什么呢?你要脱去行为的旧人。你要使你的心志换然一新。你这个旧人,是你做错事,你受迷惑,你给情欲留地步,情欲迷惑你,你顺从他,渐渐变坏的。现在,你要使你心志换然一新。那你说糟糕了,好像上帝全部不管了,全部是我的责任。那我怎样能使我换然一新呢?我告诉你希腊文pistos这个字,信心,新约圣经用100次,每一次都是主动的,是主动词,不是被动词。这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对上帝要有信心,我们有责任的,那么归正神学说信道是从听道而来的,因为你听了以后,道就产生信心你就能信,所以信道从听道来的嘛,那么道产生信心的时候,我就变成蒙信所感化的人,我是被动的吗,我的信就产生出来了吗,我就领受这个信心。但这个被动的以先有你这主动的责任。你说圣经怎么讲呢?你要用温柔的心领受所栽种的道,你要用信心与所听的道调和,信心与所听的道调和,这是你的责任,那么道听进去以后,你的信跟他调和以后,道产生第二轮的信,因为信道是从听道来的,但还没有听道以前,你要预备愿意调和的信心,那个信心就是我刚才讲的基本真理,原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