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牧相关 > 使徒中心

第九章 家庭教会的管理




这一章我们要讨论家庭教会的实际经营管理。


上一章我尝试奠立的根基是家庭教会的定义及其宗旨,我要重申,家庭教会不是要试图植堂,其目的不是要建立一个能够独立自主,完全不仰赖他人的机构。


家庭教会可能自然形成或特意建立,是一个敬拜、服事、团契与传福音的地方,并且紧密连结于使徒中心;或是在使徒中心的遮盖下,却不经由使徒中心的管理。家庭教会的领袖与使徒中心有紧密的关系,却不仅止于此,家庭教会的成员也隶属于使徒中心。


家庭教会的主要功能是要成为一个聚集、聚会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群体中心。距离使徒中心越远的成员,越需要仰赖家庭教会。会友应该自己选择是否要加入「会籍」,而不是由任何权高位重的人指派或授权。参加的人是因为想要在主里面持续成长,或是住在附近的新信徒受邀请来参与。


主如何引领我们开始「家庭聚会」

泰迪与我在1975年刚到日本时,神带领我们(与其他有相同理念的宣教士夫妇)开始一个家庭聚会。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刻,我们享受一起敬拜、圣灵的工作,以及彼此之间的团契。聚会成了众人每个星期最引颈企盼的,而且结了不少果子,那段时间建立的友谊持续到今日(将近四十年了)。


后来当小组教会开始增殖时,我以为(似乎很天真)他们的聚会应该是类似我们的经历。我可错了,过去这些年我曾亲自参与小组聚会,也曾观察其他的小组,老实说,我发现他们没有多大帮助。


令人不安的事实是小组聚会有时极度的刻板,我不认为使徒行传第二及第十九章里的家庭教会是这种模式。早期的家庭教会充满活力,是今日家庭教会应该效法的;感谢神给我经营管理家庭聚会的经验,我会尝试分享这些经历,并提供一些指引。


1975年秋天我们抵达日本的语文学校,许多与我们有相同背景的宣教士夫妇亦注册同一个课程。我们都来自各个不同的国家、各色各样的宣教机构和不同的宗派,有的是新的灵恩信徒(我们刚领受圣灵的洗,相信属灵恩赐),有几位属于五旬教派,但绝大多数来自保守的神学背景,后者这批人认为我们说方言不是神经病就是被鬼附。彼此之间摩拳擦掌自不用说,也分别找两个不同的「阵营」连结。


这就是泰迪和我抵达日本时的景况,我们和每个人保持友好关系,也开始和我们神学院一对较年长的校友夫妻连结。这个宣教共同体之间的摩擦令我们不安,于是我们一起祷告;有一个晚上,神清楚指示我们四个人,要我们找时间邀请人一起敬拜并团契交通。


我们宣布星期五晚上在我们家聚会。那天来了几个人,关系还是有点紧张;我们不知道要如何是好,唱几首诗歌后大家就礼貌地正襟危坐,开始有些分享。时间真是度日如年,我还真怀疑我们是否真的听到主要我们这么做;然而此时圣灵出现了,一位年轻人领受预言和知识的言语,不自在感和拘谨渐渐融化,我们开始觉得有合一。大家都觉得好蒙福,知道终于步上正轨,也企盼下个星期五的聚会。


聚会从那时开始「起飞」。我们的形式很简单,先赞美、再来是服事各样的需要,最后团契交通完结束聚会。后来核心同工快速成长,人们的生命得到更新,许多人开始领受圣灵的洗:神同在的大能及服事时祷告蒙奇妙应允的消息渐渐传开,不多久,远地的宣教士开始闻风而至。这个「家庭聚会」维持将近两年,直到我们从语文学校毕业搬到日本另一个地区:然而所结的果子令人惊讶,当时建立的情谊到如今仍历久不衰。


有趣的是最近一对日本夫妻来佐野探视我们——「出乎意料的」。这位太太在上高中时遇见主,有人邀她到我们的家庭聚会,我们为她祷告,显然那个祷告帮助她理清生命中的一些事情。现在她和先生与我们日本的Arise 5连结,所以我为那些聚会以及神教导我们的感恩。以下我们要探讨如何实际管理。


家庭聚会的实际运作

1.敬拜与赞美。我们知道应该要提供一个让圣灵可以自由运行的场所,我们的目的不是要聆听一篇讲道或教导,而是让神按祂的心意动工。基本上我们知道由圣灵引导的敬拜赞美会有这种功效,保罗确实指出这是聚会该有的模式,会友也都被圣灵充满。在以弗所书五章18至19节他说:「要被圣灵充满。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


我们以赞美开始每个聚会。我们笃定人人都应该共同参与,但也不能让每个人太「随心所欲」点唱他们最喜欢的诗歌。我知道相对地必须有适当地带领(却不是消灭圣灵的引导),我先以一首诗歌开始,诗歌结束之前我通常(不是每一次)已经有感动下一首唱什么;另一对核心同工夫妇与我们同心协力,如果我浑然不知下一首唱什么诗歌,一般都是他们其中一位已经有领受。通常第二或第三首诗歌还没唱完,整个氛围已经因为神的同在翩然临到而改变;敬拜越来越火热,也越来越进深,似乎每个人,包括新加入的,都可以感受到神的同在,也知道我们正在与主团契交通。保罗写到:「神是信实的,你们原是被祂所召,好与他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一同得分(译注:原文为团契)。」(哥林多前书一章9节)


2.圣灵恩赐与肢体服事。最后是圣灵变更重点,我们就「知道」敬拜赞美应该结束了。通常这时候有人会提出他们的需要,我们请他们分享事情的始末后就服事他们。有时候是有人领受针对某些事情的预言或知识的言语,其中会有人回应,确认这些话是对他们说的,他们会稍加描述,然后我们围成一圈开始服事他们。


这时领袖还是很重要,大家都知道我们当中的一些领袖,更重要的是要公认圣灵才是领袖。我们要能完全自由地服事,但也得谨慎,所以每个人似乎都小心翼翼,要确信是神感动他们才会开口说话。


我个人在这些聚会学习到很多顺服圣灵带领的功课,回想起来仍令我赞叹!我学会说预言与领受知识的言语,也学到应该分享的时间及方法。


对我们每一位而言,那是一段大大提升与增长的日子。许多人参与在这个领域的时间不如我久,有些人从来不曾这样公开分享过,但很快地他们就可以认出圣灵给他们的经文、一个祷告、一句知识的言语或鼓励人的话。


3.时机。圣灵着实在我们的聚会中策划时机。上述提到聚会刚开始不久,我们就察觉进入神的同在,敬拜赞美变得更加火热有力也更深入。然后我们会(至少我会,因为我是敬拜主领)意会什么时候应该进入分享与服事。偶尔会有人事先联系我们,希望能接受服事,我们就会依着圣灵带领的秩序,在适当时机安排服事他们;有人来参加是希望在服事的时候,能够分享他们所领受的;也有很多接受服事的人事先并不察觉自己有需要,直到预言或知识言语被释放出来,才豁然发现是针对他们。


赞美何时结束、何时开始服事都是圣灵掌管,祂还引导个别服事的适当时间。我们会请被服事的人坐在当中,开始服事时可以感觉到圣灵的恩膏,当圣灵离开时我们也都能察觉,宛如是说「到此为止」;接着轮到下一位。我们不曾遇见过度情绪化的人坐在那里,意图成为众目所瞩。我敢肯定有少数人可以整夜述说他们的故事,但这倒不必过分警剔去制止,因为当恩膏离开时,我们就知道该换人了。


大致上而言,服事时间的长短也是如此,服事一段时间后恩膏离开,我们就进入团契时间。


4.团契交通。团契时氛围立即改变,我们总是先安排好带茶点的人,咖啡可以不限量续杯。团契时间一到我们就开心闲聊,真是好玩有趣、又令人振奋。我们都成为至交好友,在这里我才开始领悟,我们要先与主有团契交通,方能彼此相交。约翰写说:「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约翰一书一章3节)


团契时的欢笑与情谊让人忘记时间,可是道里也一样,彷彿恩膏一离开,大家就知道该回家了。十分钟前大家简直流连忘返,可是氛围确实慢慢在转变,夫妻摇醒酣睡的孩童,一个个打道回府。


5.孩童。家庭聚会里的孩童如何处理?我们多数都有小孩,有婴幼儿、学龄前孩童以及上小学的孩童,我们决定不为他们办特别的节目,觉得他们应该和父母在一起,与我们一起敬拜。他们与我们一起唱诗歌,可能的话一起听分享,否则只能安静地玩,有的就在地毯上睡着了。服事时间一到,父亲或母亲会把较大的孩童带到另一个房间,他们在那里可以阅读或轻声交谈,到后来还是免不了呼呼大睡。


回顾这一段,觉得那是神要我们遵行的策略。孩童依他们的程度自由参与,每一个小孩则由自己的父母负责,回想起来感到神带领的是最理想的方式。


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应该请保母,或我们应该为他们安排一个节目,但这么做等于将责任推给团队。我们认为孩童十足是家庭聚会的一分子,我们的态度是,没有任何人小到无法敬拜主,和享受与主的交通。他们在父母的监管下,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参与,那时孩子好像都开心得很。


6.没有教导吗?我提过很多次,家庭聚会的首要目的是与主和彼此的团契交通,不是以教导为导向。这不表示就完全没有教导,常常当我们服事时,有人会分享神感动他们的相关经文。这些分享都很生动又极有帮助,我觉得着实印证哥林多前书十四章26节说的:「弟兄们,这却怎么样呢?你们聚会的时候,各人或有诗歌,或有教训,或有启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来的话,凡事都当造就人。」


人人都可以自由分享,他们也确实做到。但我想说明的是,我们的聚会不是建立在教导或节目,我们信靠主的带领,而祂总不失信。所有参加的人后来回想这十八个月,都认为是生命中主教导他们最多的岁月。


7.领导。主很恩待我们,那些聚会形同难以置信的赏赐,带给许多人生命与祝福。这不是说事事都如意,撒但的确想尽办法渗入,牠无法得逞是因为领导的人。主把领袖的外袍加给我们两对夫妇,我们穿戴并使用这外袍,以致聚会可以成功。


早先我说相对地必须有适当地带领,聚会刚开始尤其重要。有一次聚会进行很顺利,主的同在开始彰显,其他人就开始提议唱不同的诗歌,人们真的很投入在这个水流里,每个人都感受到奇妙的自由并被接纳。


关键是领袖,如果我不够坚定,聚会就很容易陷入各人随心所欲,各取所需。领袖要注意下列事情:


·小心那些加入团队想力图建立自己地位的人。有些人想「炫耀自己」,让人瞧瞧他们的厉害,这会拦阻圣灵并让圣灵担忧。可是一旦人们看出领袖的位置不是形同虚设时,通常他们就会甘心融入。


·要确实防备那些不断想被服事的人。我已经提过这一点,但仇敌还有不同的诡计。我们需要提供一个氛围让所有人觉得被爱、被尊荣和被接受,同时我们要让主掌权。那些老是觉得需要帮助、想独占所有服事时间的人,我们则无法容许。作咨询辅导的人都很清楚,有些人谈起他们的问题就没完没了,领袖如果不警觉,这种事情很容易就出现。领袖需要监测服事,必要时要将他们的焦点导向主。


·小心那些滔滔不绝的人。这个问题可能是上两个的综合,有各色各样的人来聚会,有些人的恩赐是能言善道,有些却宁愿多听、多观察,我们则要圣灵掌管整个聚会。当然我们要让口才好的人自由表达及分享,但不要一开口就不可收拾。我们也要知道有些人不能忍受鸦雀无声,沉默使他们紧张,就会迫不及待想说话。周到又坚定的领袖可以防止这些事情发生。


·小心攻击领袖团队的人。「控告长老的呈子,非有两三个见证就不要收。」(提摩太前书五章19节)撒但超喜欢来破坏,牠的技俩不外乎利用自我中心的基督徒大肆毁坏。我们开始家庭聚会的第二年,来了一对年纪较长的夫妻,他们回到自己国家好几年后又回到日本;他们打算进入日语进修班,所以到我们社区几个月,就开始加入我们的聚会(聚会完全对外开放)。


他们在聚会中似乎并没有进入情况,当我们都被神的同在触摸时,他们却显得无聊至极,参加了几堂聚会都是安静坐在那里。始料未及的是,他们开始到处传言我们不是好领袖,他们的经验比我们丰富得多等等;多数的人都私下反驳他们,只是我们的朋友,另一对领袖同工夫妇却开始不再出席聚会。他们听信这对老夫妻指控我们的话,准备要来调整我们:幸好我们的交情够深厚,而且他们不久就发现这是仇敌的工作。如果他们当初要求这对老夫妻依据上述经文而行,整个事件都可以避免。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