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牧相关 > 使徒中心

第七章 使徒中心如何打开天门




如何实际获得敞开的天门?使徒中心如何让主在一个区域打开天门?以下是几个因素:


1.使徒权柄抵挡区域性的灵界掌权者(参考哥林多后书十章4节)。赢得天门敞开的因素很多,首先及最重要的是使徒性的权柄。


使徒中心为使徒所建立,使徒职分涵盖必要的权柄,能抵挡区域性的灵界执政掌权者,这是年轻的先知撒迦利亚领受的确切异象。当时重建圣殿的工程停顿了十六年,后来哈该开始向百姓预言要恢复修建工作,不可延迟,百姓顺服先知的话开始重建。几个月后主启示撒迦利亚一个异象,在异象中他看到一些勇士像铁匠(工匠),被差派来摧毁仇敌的「角」,这些就是打散以色列人、不让他们重建圣殿的角。我们读到:「这是打散犹大的角,使人不敢抬头;但这些匠人来威吓列国,打掉他们的角,就是举起打散犹大地的角。」(参考撒迦利亚书一章21节)


我们无法肯定哈该与撒迦利亚是否代表主说的匠人,但很清楚的一点是,为要重建圣殿,仇敌的角必须被打掉。这是描绘使徒职责的绝佳写照。


使徒、同工国队与信徒齐心站立,要一起抵挡仇敌,赢得敞开的天门,成就耶稣说的话:「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权柄:原文是门),不能胜过他。」(参考马太福音十六章18节)


使徒行传十九章记述以弗所的使徒中心。我们知道那个地区经历许多属灵争战,因为保罗后来写给以弗所人的书信中,针对争战有极详尽的叙述。此外,早期使徒中心与以弗所的连结,更甚于其他任何地方。我们可以推测他们使用相同的争战原则。


2.释放争战性赞美。「愿他们口中称赞神为高,手里有两刃的刀     。要用链子捆他们的君王,用铁镣锁他们的大臣。」(诗篇一四九篇6〜8节)


我很感恩能在1990年的早期,从比尔·汉蒙及国际基督徒事奉机构学习,领受争战性赞美的启示。它的概念是让赞美成为属灵争战大能的兵器      生命从此得更新。


我一了解整本圣经都提到赞美是争战的兵器,就开始看到更多突破,尤其是聚会时。有一次我带领一群牧者敬拜赞美,他们都有点累,敬拜时昏昏欲睡,毫不觉得神的同在;突然间圣灵提醒我约珥书三章10节——「要将犁头打成刀剑……」我知道这指的是赞美,赞美可以变成刀剑。我立即变得生气勃勃,其他人受到激励也兴致高昂;我们下定决心要赞美神,不受任何拦阻或压制,聚会终见突破,圣灵也开始动工。

这对我而言真是茅塞顿开,从此以后我的态度变为:「我们要赞美主,我们心无旁骛,无以拦阻,单单要赞美祂。」结果我发现聚会很容易突破,事实是,突破成为家常便饭。

过去几年来,争战性赞美成为极宝贵的兵器。我到许多不同的教会服事,有时我发现因为灵界一些隐藏的抵挡,属灵氛围很僵硬。圣灵经常引导我做呼喊或宣告,然后进入争战性赞美,属灵氛围立即转变,感觉就像拦阻的灵被驱逐,天使降临。


争战性赞美是现今最重要的真理之一。魔鬼极不喜欢争战性赞美,会竭尽所能企图说服基督徒,让他们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事实恰恰相反。


不是所有的赞美都是争战性赞美,争战性赞美也不是惟一的赞美方式。那么,什么时候要争战性赞美?答案很简单:需要的时候。



就如释放事工,什么时候该做释放?有邪灵搁阻的时候就该释放。马可福音一章21至28节记载,耶稣在会堂讲道,污鬼起来想要恫吓祂。耶稣怎么做?祂把污鬼赶逐出去。


争战性赞美也建立神的宝座。「但祢是圣洁的,是用以色列的赞美为宝座(或译:居所)的。」(诗篇二十二篇3节)注意所使用的字为宝座,这个字指的是君王或政权。神要我们的赞美刚强、充满大能!仇敌常想潜入拦阻我们赞美,此时我们更是要兴起奋力赞美神,祂的宝座或政权就开始被建立。


虽然不总是信手可得·毕竟这是争战。我们要学习巴底买(参考马可福音十章46〜52节),他开始喊叫要耶稣帮助时,周围的人都不许他作声,但巴底买不怕惊吓,也不住声,却越发大声地喊叫。我们必须要有这种果断与「争战精神」。先知运动已经释放战士的灵给神的百姓,他们不畏恫吓,也不住声;相反地,争战性赞美会「使仇敌     闭口无言」(诗篇八篇2节)。

3.带来欢庆与喜乐。多数人也许认为欢庆与喜乐是个人的事,比如说,我们喜乐因为经历得胜或突破。或许有人明白欢庆与喜乐是成长的关键,这也纯属个人的事。然而我要强调,欢庆与喜乐是属灵争战的大能兵器,对打开区域性天门有极大的影响。


我们来看看出埃及记第十五章摩西的歌。他们过红海后摩西唱先知性的歌,米利暗带领妇女们跳舞。奇妙的是天堂也唱摩西的歌(参考启示录十五章3〜4节),而且明显指出一个神圣的模式。神要我们为每一个得胜及神迹欢庆,因为庆贺会在灵界成就许多事情。出埃及记第十五章记载的几个庆贺的效果:


·我们会更有力量(参考十五章2节)。

·神会赐下更多诗歌,更多值得我们歌唱及宣告的事。

·救恩的功效在我们里面更增强。

·祂会像「战士」替我们争战(参考十五章3节)。

·使我们的得胜永续长存(法老的车辆、军兵都被深水淹没〔参考十五章4〜5节〕)。

我们还可以继续讲,重点是,神要引领我们进入命定。「祢要将他们领进去,栽于祢产业的山上。」(参考出埃及记十五章17节)


上面谈的都是发生在个人层面,然而影响远甚于此。当我们为祂庆贺,会促使祂的救恩显明在全区的属灵领域,我们的欢庆会大有能力影响周遭的一切。就这么想——我们欢庆就会产生更多的神迹奇事、医治、释放以及救恩。


4.欢庆带来神政权的同在。过去几年在不同的国家,我注意到一些令人希奇的现象——不是所有的聚会,更不是所有地方都会发生这种现象。什么现象?聚会洋溢难以置信的喜乐与欢庆。我不是指一般的喜乐,那已经是司空见惯了,这种不同凡响的喜乐展现几个特质:


·史无前例的兴高采烈和欢庆。

·喜乐欢腾持久不坠。

·人人参与有分。

·进入这种现象的先决条件是,会众全体万众一心一起运作——不是只有少数人跳舞或行军。


第一次有这种现象是我在俄罗斯的一个聚会,当时我问神这是什么意义?祂提醒我撒母耳记下六章12节,经文说:「大卫就去,欢欢喜喜地将神的约柜从俄别以东家中抬到大卫的城里。」我默想这件事,知道我们经历的喜乐别具风格,不像通常尽全力喜乐跳舞而已(如大卫在六章14节所做的)。那是一种非比寻常的喜乐,目的是欢迎并接待神的政权。我们从这一章看到神政权的转移,大卫被建立,仇敌被赶出以色列,他们的版图也扩张了(参考撒母耳记下第八章)。


新约的例子是耶稣骑驴驹进入耶路撒冷。四福音书每一卷都提到这个事件,显示当时充满的喜乐与赞美远超乎寻常,以致合城都惊动了(参考马太福音二十一章10节)。



何来这种大喜乐?这是…礼仪」(protocol)。耶稣以王的身份骑驴进入耶路撒冷,祂正在带进新的政权和新的次序。即将临到祂的死里复活会改变整个人类历史,人必须遵行合宜的礼仪迎接君王。


现今我们看到世界各地都以合宜的规格接待元首,并且遵守特定的礼仪。同样的道理,神也要我们持守祂的礼仪,以欢欣喜乐迎接祂的政权降临。


现在回到俄罗斯的故事,我当时知道有使徒性——或说神政权——的转变将要临到;而且改变不只发生在俄罗斯,我注意到还有其他几个国家。这些并非事先计划,可是一旦发生,能力势不可挡:每次发生除了上述的四个特质,还有以下一个:


·每个发生的地方我们最终都建立使徒中心。天门打开因为我们带进了神的政权,祂亲自「进入」。当然这是按照神的时间表,但欢心喜乐的礼仪带进祂的政权。


5.释放服事与神迹。「因为神的国不在乎言语,乃在乎权能。」(哥林多前书四章20节)突破属灵氛围最可靠的一个方法,是开始为医病祷告。不管是否有人「重病得医治」,属灵氛围变得柔软会越来越明显可见。


在路加福音第十章耶稣差派了七十个人,祂的嘱咐很简单:祝福你们遇见的人,为他们的需要祷告。结果令人难以置信,七十个人欢欢喜喜地回来,因为他们不只发现自己的属灵权柄,更看到属灵权柄能赶除魔鬼。耶稣说:「我曾看见撒但从天上坠落,像闪电一样。」(参考路加福音十章18节)


我曾多次目睹这种果效,碰到刚硬的属灵氛围时,开始做医治服事,毫无例外地,氛围都会改变。


使徒中心因此会有神迹奇事,也促成更多的人壮胆事奉。越多人祷告并做医治释放服事,天门就越加敞开,家庭教会及职场也会有神迹奇事发生。


6.激励其他的人开始服事。我们越服事会越激励其他的人。这就是以弗所当年的情况,人们被启动开始服事后,就会吸引其他的人共襄盛举,动能因而增长,信心也不断提升。信心的层次事关重大,它甚至影响耶稣的服事。马太福音十三章58节说:「耶稣因为他们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了。」对多数拿撒勒人而言,耶稣只是他们生命中认识的一个泛泛之辈;他们不以信心的眼光看祂,难怪神迹寥寥无几。


发生在以弗所的事迹大异其趣,人们看到神迹就归荣耀给神:他们领受信心开始释放神迹,也看到异曲同工的果效。受他们影响的人信心一样提升,更多神迹产生更多信心,更多赞美神。


7.显著的神迹。「神藉保罗的手行了些非常的奇事。」(使徒行传十九章11节)我们已经看到显著的神迹藉由许多「平常人」行出来,显著的神迹会催化神在一个区域作为的新浪潮。早先我提到我们教会一位姊妹,拿着被翟辛蒂膏抹过的衣物去为邻居祷告,结果邻居很多人得医治。


8.传更多对抗抵挡的灵。士基瓦七个儿子的故事很有意思(参考使徒行传十九章13〜16节)。神的政权更加扩展时,各种抵挡的灵都会被揽动。抵挡的根源在灵界,撒但不甘心失去任何城市,魔鬼会开始群起搅扰百姓。


我们该知道这些事发生在不寻常的神迹之后(参考十九章11节),此时的天门更加敞开,信心也更提升,并且有集体的恩膏,因此他们可以袭击仇敌隐藏的坚固营垒。


一些犹太的江湖赶鬼术士——尤其是那些游行各地的人一开始拷贝门徒的事工,这意味他们并没有顺服,却想证明神会使用他们;不是说他们的事工不对,可是显然动机不正确。这些犹太的江湖赶鬼术士,包括士基瓦的七个儿子,他们不是使徒中心的一分子,没有顺服神的次序,不过是想藉机表现罢了。如果他们真的得胜,将会导致混乱与困惑,也许人群会开始四散,人们转为建造自己的国度,而不是建造神的国度。幸亏他们没有得逞,赶鬼不成反倒出丑。有一处经文记载他们说:「『我奉保罗所传的耶稣赦令你们出来!』……恶鬼回答他们说:『耶稣我认识,保罗我也知道,你们却是谁呢?恶鬼所附的人就跳在他们身上,胜了其中二人,制伏他们,叫他们赤着身子受了伤,从那房子里逃出去了。」(使徒行传十九章13〜16节)


大卫把神的政权迎进他的城市及国家,后来大卫想为神建殿,神却说祂要为大卫建立家室(参考历代志上十七章10节),多奇妙!这里显示正确的神国运作方式,不是我们尽心竭力为神「做什么」,我们只要跟随祂,让祂来建造。


9.属灵的沟通管道更加敞开。士基瓦儿子的行径立刻四处传开,街头巷尾人人都听见(参考使徒行传十九章17节),令人好奇的是,口耳相传的速度也太快了。撒但被称是「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参考以弗所书二章2节),牠使尽全力不让这则讯息快速流通。我们这些常常讲道的人都有这种经历,有时讲道很驾轻就熟,传递神的话语与概念顺利流畅,有时候却好像挤不出来。


士师记第四章间接提到这种影响通讯的坚固营垒。以色列地有灵界强敌的存在——牠们控制所有马路及大道,阻断民间往来。这是撒但操作的方式,牠会试图掌控讯息的流通,企图防堵福音和神迹广传。


但是在以弗所的天门越来越敞开,讯息畅通无阻,带来极大的影响。撒但绝对使尽浑身解数,想掩盖士基瓦儿子的事件,却是徒劳无功。讯息管道的敞开证明撒但的掌控逐渐瓦解。


10.除去区域性邪灵的笼罩。福音工作最大的障碍是撒但蒙蔽非信徒的眼睛,以至于他们看不见神的荣耀。蒙敝的帕子存在让他们对福音没兴趣,不觉得有需要,也不相信,正如保罗说的,他们是「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参考哥林多后书四章4节),这着实会影响个人和整个区域。绘制属灵地图的人曾经记录,同样传福音,有些地方反应冷漠,无动于衷,有的则反应热烈。越除去区域性的邪灵蒙蔽,越多的人会归向耶稣。


继续探讨以弗所书,可以看到他们的进展。更多人信主,更多的神迹发生,主的道更快传开(参考帖撒罗尼迦后书三章1节),神的话带下深远的影响。


发生士基瓦儿子事件时,邪灵的蒙蔽已经有部分被除去,灵界的电波也相当敞开,所以讯息迅速传开。


根据使徒行传十九章17节,那些听到士基瓦儿子事件的人「也都惧怕」。这显示更深层邪灵的笼罩被暴露出来,并被除去。此时多数的基督徒都为以前拜偶像、行邪术认罪悔改。他们在得救受洗时已经认罪悔改,只是神在这里做更深层的工作。


我在亚洲一个常去服事的教会看到类似的例子。教会领袖及会众都渴望顺服神,并应用所学的策略,包括为拜偶像及持有邪教物品认罪悔改,他们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好的教导,也愿意顺服去做。


有一天神带领我再次教导在邪教方面,我教导要为祖宗拜偶像及任何行邪术的行为认罪悔改,也要除去一些经常是无意中持有的邪教物品。我不是没教过这个主题,只是这次讲得比较深入。我先开始带领他们作认罪悔改的祷告,然后牧师(也是我的翻译)接下去继续带领。神膏抹她,让她带领会众,为每一个具体的仪式及持有的邪教物品认罪悔改。因为这是她自己的文化背景,她明白那些东西的细节及暗藏的意义。在圣灵的膏抹下,她都可以准确无误地一一对付。以前「隐藏」的被揭露出来,他们为此认罪。他们个人的生命及教会,都因此经历更多圣灵的工作及自由。


我看到这样的事再三发生,当人听到这些教导,他们都为持有这些物件悔改认罪;但惟有「与神的大能相遇」,或圣灵大能真正运行时,才有可能更深打开他们属灵的眼睛。此时以前未曾注意到的邪术与物件才被暴露出来,并被对付;以至于对圣灵更加敞开,让神在他们生命中更迅速彻底地动工。


这就是以弗所的经历,有关保罗的消息传开时——被恶鬼附的人与「保罗所传的耶稣」能力短兵相交(参考使徒行传十九章13节)——人的眼晴更多被打开,甚至基督徒开始认出以前被忽略的物品和文件。注意下一节经文说:「那已经信的,多有人来承认诉说自己所行的事。平素行邪术的,也有许多人把书拿来,堆积在众人面前焚烧。」(参考十九章18〜19节)主要是信徒的眼晴更多被打开,不是只有非信徒。公开焚烧邪教的物品更进一步证明,笼罩在整个区域的撒但权势,已经有系统地被移除。


最后容许我再解释破除邪灵笼罩的必要性。我们事工的基地在日本,不过我经常在其他国家服事,每一次回家,都注意到日本的信徒必须抵挡一些灵界的沉重压制。感觉好像神很遥远,祂的话语也许很真实,却不适用于我们的处境;很多基督徒虽不至于落入这种压制,但存在的沉重感却不容忽视。

邪灵的笼罩越被破除,基督徒越能相信神的应许,并感受到神的同在。我绝不是说日本的基督徒无法突破,无法住在神的同在与荣耀中,我指的是比较难,属灵争战更大。毋庸置疑地,神要挪去这个压制。


11.更多「连场好戏」。一个大有能力的属灵争战兵器——因此也是打开天门的利器——是「戏景」(spectacle)的观念。保罗说:「我想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哥林多前书四章9节)


约伯的故事描写得淋漓尽致。约伯为什么受苦?因为神要向撒但显示约伯是祂的儿子,有真实的信心,真诚爱主并且顺服祂:不是为自私的享乐,也不是为谋私利。


虽然使徒行传没有这么清晰可循的描述,但我们知道保罗一生境遇也相差无几,他知道自己不时遭遇患难与逼迫。这也是使徒和使徒性的人无可避免的经历,然而我们必须以信心和喜乐回应;惟有如此,天上的属灵争战才能获胜。


12.善加管理神的同在。「叫荣耀住在我们的地上。」(参考诗篇八十五篇9节)神的造访是一回事,但神确实同住则又是另一回事。同住是神的心意,祂不想来了又得离开,或是反覆地来来去去,所以上述经文说「叫荣耀住在我们的地上」。


也许很多人曾经历神的同在或祂荣耀的造访,这很棒,此时可能有神迹发生,启示赏赐下来,或是有奇妙的更新复苏。察觉不到神的同在让我们失望沮丧,相较于神的同在,宛如白天与黑夜之别。有神的同在,凡我们所做的尽都蒙福,一切都力上加力,如虎添翼。


问题是,我们能做什么持守祂的同在吗?答案足「能」,而且似乎中心点都是定晴在敬拜赞美神。


大卫深谙个中道理,我们提过他在以色列人迎约柜进耶路撒冷时,带下神的同在(参考撒母耳记下第六章)。他不是把约柜放在会幕里面就不闻不问,他设立连续的先知性敬拜赞美;每小时十二个人一个班次,先知性地敬拜耶和华神(参考历代志上第二十五章)。


可以说大卫是神同在合宜的管家,以致得到下列的赏赐:


·启示增长。许多大卫及亚萨的诗,都是在二十四小时敬拜赞美这段期间领受的。

·神坚立大卫(参考撒母耳记下第七章)。

·大卫能够转守为攻,将非利士人赶出境外(参考撒母耳记下八章1节)。

·神扩张他的境界。大卫侵入邻近各国并治服他们(参考撒母耳记下第八章)。


近代的例子发生在摩拉维亚的主护城(Hernhutt)小镇。1727年8月13日,圣灵浇灌这个小镇的一群信徒,他们描述当时情况宛如使徒行传第二章的景象。信徒们祷告求问神,要怎么做才不致失去祂的同在?圣灵引领他们研读出埃及记及利未记,记载摩西会幕里有三个持续不断的常规/习俗:献燔祭、在耶和华面前烧香、点灯(参考出埃及记二十九章38节〜三十章8节)。神引导他们开始二十四小时的守望祷告,教会时时都有人在主里祷告守望,这个祷告会持续了一百年!


带来的成效是神与这个村庄同在,村民纯朴的生活处处呈现合一、慷慨大方及丰盛。至少有其他三十几个社区建立相同的价值观,有安详及神的同在。主护城小镇的人口只有三百多人,却成就了第一个宣教运动,过去他们差派数百位宣教士到加勒比海、美洲、非洲及东亚等地。被称为现代宣教之父的威廉克里(William Carey),就是从他们领受异象和激励。


往后几章我们会看到最初几个世纪的使徒中心,彷彿是主护城小镇的翻版;有强烈共同体的意识,朴实的生活型态,因为丰盛所以慷慨大方,与主一同守望,并且不断差派宣教士。


最近的一个故事发生在1980年早期,是我从远近驰名的美国加州凡奈斯(Van Nuys)道上教会(The ChurchOn The Way)牧师杰克·海福德(JackHayford)听到的信息。他受邀接任这间教会牧师时,教会既小又岌岌可危,每次在周间走进教堂,他都觉得有种阴森森又令人不安——接近于惧怕的感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挥之不去,他知道必须去克服:于是海福德牧师下定决心,每次经过教会礼堂就大声唱诗歌,歌词是根据以赛亚书五十四章1节:「你这不怀孕、不生养的,要歌唱;你这未曾经过产难的要发声歌唱,扬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这是耶和华说的。」


他每天必须从礼堂到办公室来回走好几次,每次都唱诗赞美,日复一日从不间断,一段时间后终于有些改变。1971年一个傍晚,他看到礼堂充满云雾,原来是神的同在!从那天起教会开始快速增长,后来成为大型教会,他的事工也祝福世界各地的人。他们不但有神的造访,也谨慎地呵护管理神的同在。


神要造访我们,也要我们细心守护祂的同在,以致祂可以与我们同住。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