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后,美顺立刻把原来的馅饼恢复了,现在有大饼、麻酱咸糖饼,还有烧饼、馅饼。其实忙不过来,美顺非要做,人就焦头烂额。每天早上,看着牛牛骑上车去学校,就得赶紧去早市,买这一天要用的菜、肉馅。回来后,这边机器和着面,就要择菜洗菜剁馅拌馅,兼把一天要用的麻酱澥好。等第一盘烧饼一入炉,陆续就有来买的了。几盘烧饼做好,已经十点多,大饼,麻酱甜咸饼,四种馅的馅饼,就得赶紧做。馅饼是一个个擀皮一个个包,本身就耽误工夫,况且饼铛就是三个,原来是两个铛烙大饼,现在就要分出一个专烙馅饼。经常是这样熟了那样还没做,做了那样又有要另一样的,客人往往要为买那样饼等十来分钟。你等他也得等,再后边的人就会等二十分钟也不止。都是电厂的人,又知道家里刚出过事,不好埋怨,性急的索性就不买了,另外想辙。一回,两回,甚至再也不来了。
中午是这样,下午更如此,下午买饼的人要比中午多出一倍也不止。许多人还没走到,一见长长的队伍,干脆不买了。饼是好饼,时间上等不起。
美顺一天到晚窝在店里,外面的事自然看不到,只知道排着队,火急火燎,恨不能有八只手一块干。
婆婆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心脏也不很好,这辈子都没怎么做过饭,更甭说做买卖,能帮着卖,招呼客人已经不容易了。
一天下来,人像走马灯,手、眼、心,一刻不停地操劳,美顺便觉得又像当年送报,腰酸腿疼,浑身散架。不但吃饭不香,看见谁都不亲,看见床,立时三刻就要扑倒,睡他几天,却又不敢。怕长生又嚷别干了,别干了。美顺必须努力,必须挣钱。英子栓柱两手空空来的北京,都能买房,自己差他们哪儿呢?但是渐渐,美顺发现,每天用去的面并不比以前多。还想:面用的不如以前多,收入一定涨。月底拢账才发现,一点没涨,还减了。再算算面,少用了不是一星半点。美顺傻了,明明花样比原来多了,人比原来更累,为什么卖得反而少了呢?想来想去,也没想到是买饼的顾客少了,因为天天窗口外面都排大队。问婆婆,婆婆也奇怪,说不出所以然,婆婆算账行,如何做买卖,这一辈子也没算计过。
当初长莉夸美顺骨子里硬,拧也是硬的一种。一个人认准的事百撞不回头,一定干到底。有时是好,有时却是坏。
长生更不懂做买卖,但是长生知道美顺累,知道美顺近一阵面色憔悴了,一沾床分分秒秒睡着,睡着觉嗯嗯呀呀。便几回嚷嚷美顺你太累了,别卖烙饼了,甚至说我要把饼店砸了。婆婆也说:“干吗要弄那么多样呢,何苦这么累自己呢?”美顺对长生说:“你把店砸了我干啥呢?这些年了你还不知道我啥样?我待不住,待着要生病。”又说,“你要把店弄砸了,我就到外面再租一个,家也不回了。”对婆婆说,“妈,我得趁年轻挣呢。”现在婆婆就怕美顺这句话,美顺一说,婆婆就不好开口了。美顺自己却一点也没觉得。
长生实心眼,真怕美顺到外面租店,砸店的事不敢再说,劝又劝不动。开始早回来,先是不到四点二十、四点二十五就到店,说没洗澡,趁着大家洗澡早回来。然后两回四点就到店了,放下摩托车,进来洗洗手就忙活。说:“他们开会。”虽然有过上一次献血的事,美顺还是认定长生不会撒谎。
长生烙饼不如美顺麻利,毕竟美顺正经学徒,多少年都干这个。可做馅饼美顺就赶不上长生了,看着人高马大,指粗掌厚一个人,擀皮捏包子又快又好,捏完的包子随手扔进电饼铛,不按平,照旧包子样,且一个个扔进去也不刻意摆弄,每一个的间距就刚刚好。放够数了,用电饼铛盖一压,再掀起,就是一铛大小匀称,两面焦黄的馅饼。
长生做着馅饼,还能兼顾翻大饼,看烧饼,甚至帮美顺擀面皮,给烧饼拍芝麻。所以长生一到,美顺立刻从心往外地轻松,出货的速度眼瞅着加快。
但是没两天,技术处的盛处长突然打电话给婆婆,问长生怎么回事,怎么三天两头要给牛牛开家长会?
婆婆咂摸过味来简直气乐了,指着长生数落:“撒谎你都不会,哪有学校天天开家长会的?”不想长生回道:“我要辞职,烙饼。”
晚上,美顺问长生:“你多大了?儿子都上中学了,怎么还是这个脾气?那工作是你想辞就辞的?不知道我们娘俩全指着你呢?你是铁饭碗呢,有你上班,万一哪天烙饼不行了,我和牛牛还有你呢。咱俩老了,干不动了,有你的退休钱也能吃饱呢。你也烙饼?到时候咱俩都没退休钱,你拿啥养我,难道让我回山里种地吗?”
长生愁眉苦脸地坐在被子里,两眼望天,简直为难死了。美顺拉他,小声说:“来我被里。”
可是饼店的收入依旧不如从前,美顺找不出原因,只会着急,自己跟自己较劲。婆婆看在眼里,商量美顺:“少做几样。我看不做馅饼时挺好,没这么累,收入也行。不行把馅饼撤了吧?”美顺舍不得,说每天馅饼都不少卖,停了收入就会更少。
就这么着,美顺着急上火地钻进卖馅饼的牛角尖里,出不来了。
这天晚上英姐打来电话,问美顺怎么样,美顺把情况说了。听了美顺的一面之词,英姐也弄不清所以然,干吗增加花样,人更忙了,收入反少?英姐说:“美顺你别着急,忙过这两天我回去看看哪里不对。”
英姐还没等来,周六早起,美顺醒来没见长生。走进饼店,见长生已经把这一天要用的食料买回来了,机器正在和面,四种做馅饼的馅料也都拌好,放在四个盆里,用保鲜膜封着。自己正剁肉馅。美顺说:“长生你怎么没买馅,自己剁呢?”长生说:“买了,这是做肉饼的,中午吃肉饼。”
美顺喜欢吃长生做的肉饼。长生做肉饼从不买肉馅,挑肉自己回来剁。一会儿,长生剁得了肉馅,放好调料,拌好,搁在一边。又和面,和好后盖上保鲜膜,也在一边醒着。
将近十一点,这一中午的馅饼就烙完了,长生开始烙肉饼。这时许多客人等在窗外,饼一入铛,香气溢出,窗口外正是一个退了休的老职工,说:“嘿,这肉饼烙得啊,太香了。王会计,添肉饼了?我那张不要了,来张肉饼。”婆婆连忙解释:“这是我们中午吃的。”那人便失望,开逗,说:“这么香的肉饼不做出来卖,搁这馋我们。”后面有两个人便附和:“就是,怎么能这样呢?”长生这人不能夸,一夸人来疯,不但嘎嘎乐,索性把刚出铛的头一张饼切了,分给几位。几位说香,太好吃了,自己家烙不了这么好吃,说:“这么好手艺干吗不做呀,你做我天天来。”肉饼的香气飘在店外,引几个路过的人也来张望,说对呀,我也要。长生越发开心,笑问众人:谁要?谁要?下午就烙。那些人便你两张他三张,脑袋钻进窗口预订。美顺说:“别听他说,我们不卖。不知道咋卖,咋收钱呢?”把头伸进窗口那人直笑,说:“看把老板娘急的,都不说普通话了。”许多人便说价钱你定,或者:多少钱都行。这时候婆婆突然说:“行,下午就给大伙烙点儿,不过就今儿下午,因为就我儿子能做。”那些人就抢,说:“王姐王会计,先有我两张,六点来拿。”婆婆就记,两张、三张,订出去二十二张。
众人走后,长生就张罗:“赶紧吃,赶紧吃。我得去买肉。”美顺问婆婆:“妈,能卖吗?卖人家多少钱呀?”婆婆一点不慌,问长生今儿个烙这几张肉饼你买了多少肉?听完告诉美顺:“给他钱。”然后告诉长生买多少肉、葱,又说下午照着二十四到二十五张烙,“全能卖了。”说完拿了一张刚出铛的肉饼要上楼,因为牛牛还没吃呢。
看见母亲支持,长生高兴坏了,欢天喜地去买肉。美顺跟随婆婆上楼,依旧不放心,问婆婆:“多少钱卖呢。”婆婆说:“好办,肉花多少钱,面多少钱,加一块,咱的烙饼、馅饼提多少钱,肉饼也照这个比例提就行了。一会儿我算好了,就把价格定了。”看美顺依旧神色不定,说,“这几天他不能早到家了,帮不了你,整天愁眉苦脸的。难得今天高兴,就让他弄一下午吧。”
下午,长生见婆婆往价格板上写肉饼的价钱,说:“我问卖肉饼的了。”婆婆问过多少钱道:“我这价格定高了,怎么办?”想一想说:“一点不高,他们饼里才多少肉?咱这多少肉?再说了,咱这全是好肉。咱不坑人,可也不委屈自己。”
一下午,烙了二十五张肉饼,还是有没买着的,问还做不做了。婆婆说:“我们这儿比外边卖得贵。”人家说:“就应当贵,您这多少肉,他们多少肉?您这什么味儿,他们什么味儿?”
确实,美顺在食堂时也做肉饼,不如长生做得好吃。
晚间吃饭,婆婆夸长生:半天光肉饼净挣了一百多,这个礼拜六可没白歇。长生越发得意,憋不住地笑,差点把嘴里嚼的饭喷出来。刷碗时自己还在厨房里唱一去二三里,但是只一会儿就没声了,只有刷碗的声音。出来后又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神情倒是美滋滋的。
转天一早,婆婆和牛牛去上奥数及英语课。长生又早早下楼了。到饼店一看,长生葱姜调料买回不少,揉出一大团面在案板上醒着,正调肉馅,干得热火朝天的。美顺说:“长生,你还要烙呀?”长生高兴地说:“啊。今天我要挣三百!”见长生这么高兴,美顺就说:“好,等着你挣三百啊。”
婆婆领着牛牛十一点回来的,老远就见饼店窗口前排着队,闻到肉饼香,过来说:“怎么又卖上了?”牛牛看见长生正把刚出铛的肉饼装袋递给顾客,急了,说:“爸,给我留一张,我还没吃够呢。”
礼拜日一天,下午五点就把长生准备卖一整天的肉馅用完了,让许多人遗憾。婆婆问美顺:“至于这么好吃吗?我打一小就吃姥姥做的肉饼,到长生做,一直这样,家家不都这么烙吗?”美顺说:“不一样,我师傅也不会这么做。不如长生做的好吃。”
晚上点款,长生挣了不止三百,比美顺干一天挣得多。婆婆说:“这回我可不用为长生愁了,就是哪天没工作了,烙肉饼也能养家。”长生就笑,道:“这是姥姥的话。姥姥说长生,赶明儿你要找不到工作,烙肉饼也能挣钱。”婆婆说:“是吗?姥姥还跟你讲过这个?”长生笑着点头。美顺说:“姥姥怎么教你的?”长生讲:“姥姥说,长生,过来做肉饼。”
第二天,许多人打听肉饼,不断跟人解释就周六周日两天。结果再一个周六上午,很多人等候。这回多备了肉馅,还是不够卖。原来上周有小区外的人买过肉饼,口口相传,带动更多的人过来排队。
美顺简直惊喜,要长生教做肉饼。不想长生一口回绝,且气哼哼地,说:“不教!就不教!”
婆婆在店里还没上楼,闻言看长生,说:“长生,干吗呢你?这是美顺!”长生看着婆婆,手指美顺,说:“您看她的嘴,都起大泡了。”
美顺嘴角确实有一个泡,这一阵为收入着急,累,吃不下饭,睡得又不好。
婆婆说:“闺女,不怨长生,你摊子拉得太大了。照这么下去,早晚累坏了。你要觉得肉饼确实挣钱,就停两样。不行烧饼馅饼全都停了,上肉饼,别这么累。什么事要细水长流,钱这东西没有挣够的时候,多少是多?你这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可你是人呐,就两只手、两条腿。闺女,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长莉把房卖了,你不能恨天,也舍不得怨地,想靠自己的力量挣回来。可你想过吗,你是自己在和自己较劲。你这么较劲,玩命,让我们看在眼里,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啊。”
美顺还没来得及说话,长生已经不行了,眼中含泪,仰看房顶。
晚上,美顺对长生说:“妈说得对,我是自己和自己较劲呢。可你想想,长生,妈和爸一天比一天老,白头发越来越多,你是儿子,三十大几四十的汉子呢,看着他们这么干,心里一点都不寻思吗?你看看小区里,有几个这么大的老人还像爸似的上班,住那么老远?几个像妈似的,天天窝在店里。人家要笑话你这个儿子呢,笑话我这个儿媳妇呢。牛牛一天比一天大,学习好,将来上高中、上大学你供不供?”长生说:“不去美国!”美顺说:“不上美国,去哪个国家咱俩现在这点钱也供不起。就是不留学,儿子大了,要结婚,你管不管?要买房,你买不买?可你拿啥买?还有,你也要老,我也要老。你退休还能领钱,我干不动了谁给我钱?光你的退休钱,够咱俩吃了,牛牛买房,结婚,生小孩呢?都是钱。再说咱俩老了,难免不会有病,楼上楼下的这些人有病你也不是没见,住一回医院多少钱?你有医保,我没有。你给不给我治?”长生使劲点头,点完头依旧说:“那我也不让你做肉饼!”
转天十点多钟,美顺突然听见排队的人里有叫英姐的,扒窗口一看,果然英姐和李睿都在远处站着。
英姐进来后,洗洗手就和美顺长生一起干,李睿也把婆婆请到外边坐着,自己收钱卖货。一时间,屋里屋外都开始热闹。英姐成了香饽饽,这个也说,那个也聊,笑声不断。直到婆婆进来,笑着说:“差不多了,十一点都多了,咱们去家常菜馆。”不料李睿喊:“不要,就在这吃。”叫长生:“姐夫,我让你留的肉饼呢,留下了吗?”长生嘎嘎笑:“留了,好几张哪。”
结果一群人拎着肉饼去了郭师傅家,郭师傅炒了一桌子菜,说:“算我谢谢美顺的。”
夸过一阵肉饼,英姐冲李睿说:“李睿,该你了,讲讲你这一上午看到的。”李睿笑,看着美顺说,和英姐两人九点多就在饼店外站着了,进店后又卖货,最大问题就是美顺做的花样太多,各种饼不能及时出炉,顾客要买的饼常常没有,一等十几二十几分钟,很多人等不及走掉。看着店里很忙,人很累,其实没卖出多少。婆婆也说今天这么多帮手,我坐在外面还是看见有嫌人多、不买就走的。婆婆说:“我告诉她减两样,上肉饼。闺女舍不得,样样都要把着。”英姐说减两样上肉饼这主意好,肉饼利润高,买的人多,完全能把减去两样的钱挣回来。
一顿饭吃到一点,李睿和英姐走了,下午两点一刻要在一个大学里开产品展示会。美顺就拉着长生回饼店,学做肉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