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顿也害怕的无穷小问题,被柯西和另一位数学家解决了

圆总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认识圆,看到上面的三个图形(半径为1cm,2cm,3cm的三个圆),或许你会使用刻度尺测量它们的周长,这需要你将圆在某处剪开,并展开成线段的形式。如果足够细心,你能得到周长的3个近似值:6.3cm,12.6cm,8cm.

...

如果有更多半径不等的圆,你还能得到更多对应的周长。但是每次都使用上面的测量的方法实在很繁琐。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因为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为此,或许你在某一天突然想找一找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了,经过缜密的分析,你发现周长/半径≈6,或者周长/直径≈3。这样,下次再遇到半径为r的圆时,周长的值使用c=3r来计算,而不需要测量了。

...

上面的关于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早在公元前17世纪就被聪明的古巴比人发现并使用了。同时,根据长期的经验总结,他们也得到圆的面积的近似公式:S=3r^2。换句话说,古巴比伦眼中的圆周率π≈3。虽然很粗糙,但实际应用基本已经足够。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数学发展到了古希腊,已经有了质的飞越,数学家不再满足于经验总结,进而寻求数学更理性、更本质的部分。在此背景下,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古希腊诞生了许多的数学家,数学成果(尤其是几何学)更是不计其数。而关于圆的性质,古希腊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有了一项影响后世的发明。

穷竭法

安蒂丰(Antiphon,前480-前411年)是古希腊着名的数学家、辩论家及政治家。他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穷竭法",这是人类早期在解决无穷问题上最成功的尝试之一。

安蒂丰从圆的内接正四边形(也有说是正三角形)出发,依次通过下图中的圆的内接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来逼近圆的面积。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先进的计算工具,安蒂丰的方法——穷竭法可以用来计算圆面积的一个足够精确的下限。

...

后来, 安蒂丰的同时代人布赖森(Byson)又使用圆的外接正四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来估计圆面积的上限。这样,通过圆的外接和内接正多边形(每次边数呈2倍增加)可以得到给定半径r的圆的面积的近似值,更进一步,当正多边形的边数为无穷大时,正多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接近无穷小了,也就是近似相等

...

"割圆术"

有了计算圆面积的方法,本该皆大欢喜,但是基于时代局限性,尤其是计算工具的严重落后,人们得到的圆的面积公式(或圆周率π值)总不尽人意。下面来一起看看几位数学大咖的计算结果: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前287—前212年)使用上面的"穷竭法",从圆的内接和外接正六边形出发,逐步对边数加倍,直到内接正96边形和外接正96边形为止。阿基米德求出圆周率的下界和上界分别为223/71和22/7,并取它们的平均值3.141851为圆周率的近似值。


⚪公元480年左右,我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也使用"割圆术"得出π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结果,即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


⚪阿拉伯数学家卡西在15世纪初求得圆周率17位精确小数值,打破祖冲之保持近千年的纪录。



...

从上面的陈述可以看出,尽管数学家早已发明了"穷竭法"(或"割圆术")来研究部分无穷小问题,但是其认识的过程还是举步维艰的。事实上,在17世纪以前,除了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研究无穷小问题上(如使用穷竭法求抛物线弓形面积)稍有突破外,因为无穷小如此的捉摸不透,大多数数学家都是拒绝接受(或刻意回避)无穷小问题的。

...

但到了17世纪,在费马、沃利斯、巴罗、卡瓦列里等先知的引领下,牛顿和莱布尼茨最终突破重重关卡,将无穷小问题变得不再可怕,甚至通过他们发明的微积分方法,无穷小问题变得如此的清晰简单。微积分的发现标志着分析学时代的来临,而分析学将一度引领数学的发展,直至今日也是如此。

费马作品中的无穷小

费马在无穷小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切线"和"曲线下面积"两方面。首先,费马首次将切线定义为"割线的极限"(17世纪以前由于曲线都是指通过尺规作出的图形,切线一般是指与曲线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因此,费马求切线的过程,相当于是割线的逼近过程。具体如下:

...

如图,以T为坐标原点,则TQ为横坐标x,QJ为纵坐标f(x).当E很小时,根据△TJQ∽△JRT',且T'R≈J'R.于是TQ:JQ=E:(J'Q'-RQ').即, x:f(x)=E:(f(x+E)-f(x)). 最后,令E=0,就可计算出TQ(或x)的值,进一步切线TJ也就确定了。

这样的解法与我们现在求切线的方法一致,E为增量△x.改写为今天的形式


...

相当于切线的斜率。

费马在这里大胆的使用增量E来解决切线问题,对于无穷小量E的位置,费马是有些犹豫的,因为之前是作为增量存在,而后又令它为0。

... ...

1647年,圣文森特在他的着作《几何着作》中,使用费马的方法得到了y=1/x的积分的为klogy.

... 费马

以微积分为研究方向的无穷小问题,在17世纪中期已经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果。但是,微分和积分研究是相互独立的,而且缺乏一个更广泛的求微积分的工具,因此这个时期的无穷小研究是不成熟的。它还在等待另外两个重要人物的闪亮登场。

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工作

17世纪后半页,在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牛顿和莱布尼茨正式创立了微积分。他们的工作主要包括:广义二项式定理的使用使得求微积分更加轻松,积分不再独立存在而是作为微分的逆运算。但是,在处理无穷小问题上,牛顿和莱布尼茨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 牛顿

在《流数简论》中,牛顿引入了流数法。牛顿对于其中的无穷小增量o 是不是零一直处于自相矛盾的状态。他首先认为无穷小增量o不是零, 但是在运算的过程中有的时候却常常略去了含有o 的项,在这一点上他无法给出合乎逻辑的论证。莱布尼茨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也因此,微积分受到当时许多着名数学家的质疑,围绕微积分中的"无穷小"问题,争论一直没有停止,直到家魏尔斯特拉斯 (W eierstrass, K. T. W. 1815——1897)提出来了严格的极限理论。

柯西和魏尔斯特拉斯的工作

1821 年, 在《教程》中,柯西写道:"当一个变量逐次所取的值无限趋 于一个定值, 最终使变量的值和该定值之差要多小有多小, 这个定值叫做所有其它值的极限。"在这里, 柯西使极限概念明确的成为算术的, 而摆脱了长期以来的几何说明。

...

1854 年左右, 魏尔斯特拉斯对柯西的极限方法进行了改造, 也而把分析创建在算术概念的基础上。并提出了现在通用的ε-δ语言,系统创建了实分析和复分析的基础,基本上完成了分析的算术化。

...

至此,数学家才在真正意义上解决了无穷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