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章讲道 > 唐崇荣讲章

以弗所书查经文字稿(65)――唐崇荣牧师 弗6:1-4(作者:唐崇荣)

作者:唐崇荣  来源:网络

以弗所书查经文字稿(65)——唐崇荣牧师

弗6:1-4

 

  我们现在打开以弗所书第六章,以弗所书第六章,我们上个礼拜已经读了第1节,现有我们要继续读下去,我们读第1节到第4节,一同来读。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当以弗所书从创世以前的教义谈到现世生活的实践的时候,到了第五章结束,第六章开头就变成基督教伦理学的教导,那么这里就用基督教伦理学的两大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们做妻子的与丈夫应当怎样,你们做丈夫的对待妻子应当怎样,你们做儿女的对父母的应当怎样,父母对儿女也应当怎样,接下去你们做仆人的对你们的主人应当怎样,而主人对仆人又应当怎样,这样就把社会中间几种人际关系的伦理讲出来了,而这人际关系是从哪里做基础的呢?人际关系是从圣父、圣子、圣灵的关系做基础,这是其它宗教所没有的,因为其它的宗教只是有神的观念他们的神是独特的、是独一的、是远远在人之上而与人无相关系。所以基督教的神是与人相关的神,因为人是按照神的形象样式造的,这样没有一个宗教提到人有神的形象样式,只有基督教的圣经,那么神是三位一体的,这位神是有位格际关系,位格际关系的神是社会的基础,是人际关系的榜样,圣父、圣子、圣灵之间的爱就成为我们整个社会团体可以相聚相合的原因,因为圣父、圣子、圣灵之间的爱延伸出来就产生创造的计划,要使被造的位格可以享受创造的爱的供应,所以我们领受神的爱以后,这个爱的充满就可以使我们有盈余的力量去爱其它的人。今天如果一个人对别人充满恨,少爱就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常常经历上帝的爱。我们怎样能明白我们对别人有爱呢?你每次看别人的时候先看他的好处,每次看见别人的好处的时候先为他感谢上帝,每次看见别人的好处过于你自己的好处的时候先知道神的主权。因为上帝要恩待他过于恩待我是没有人可以干涉的。上帝使别人比我更聪明,上帝有什么错呢?上帝使别人比我更英俊、更美丽,上帝难道没有权柄吗?上帝使别人的生活比我更顺利,难道上帝没有�的智慧吗?所以我们不是看到人的好处就生气、就埋怨、就妒嫉,相反的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缺点的时候,你是先了解、先同情、先为他祷告,如果我们没有这样训练,或者我们的生命没有充满上帝的爱,我们看见人比我们不好我们就骄傲,看见别人比我们不好我们就轻看,我们看见别人比我们更不好我们就夺取上帝的荣耀,这样自以为义埋怨上帝跟藐视别人都是没有爱的果子。当一个人对别人充满爱的时候,看见人的好处我们感谢主,看见人比我们更好我们好好学习,看见别人比我们更不好我们为他祷告,看见别人软弱我们充满怜悯,这样人际关系一做好了,就从小发挥到整个大局的时候就世界大同了。这样人际关系是从父、子、圣灵的关系成为我们的基础。那么教会为什么是社会的榜样呢?因为教会是真正认识三位一体上帝惟一的一群人,所以在教会里面我们知道我们的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上帝,教会里面我们知道父子圣灵是互相爱的三个位格,当教会里面充满爱的时候,就成为社会的光,就成为人类的盼望,每一个在世界枯干失败、痛苦的人进到教会就得着盼望,得着新的能力。而教会这个爱跟三位一体之间的关系怎么建立起来呢?是从第二个位个的舍己,主动爱教会,为教会的牺牲产生出来的。圣经说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基督以流血舍命,被钉在十字架上才成立了教会。这样基督与教会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切人际关系中间最基本的关系。保罗就用这个论理学,发挥全人类应当学习的关系。当亚当睡觉的时候,神给他解剖,神使他流血,神用他的肋骨拿一根出来为他造了夏娃,所以亚当如果没有牺牲,没有沉睡,没有流血,没有被剖开肋骨就没有资格有妻子。你要爱你的妻子,他是你的骨肉,你要牺牲你才有妻子可以爱,一个做丈夫的一天到晚要妻子顺从但是对妻子没有牺牲的精神是没有资格的。那个就是一个疯狂权柄的男人,无论如何你要顺服我,无论如何你要听我,而且引用圣经:做妻子的要顺服丈夫。圣经说你们要让基督与教会的关系成为夫妻关系奥秘的基础。亚当是被解剖流血取了肋骨头才得着妻了的,基督是为了我们死为了我们钉十字架被咒诅在木头上才建教会的,所以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这样用这种牺牲的爱娶到的新娘就可以顺服他的丈夫了。但这个次序的问题保罗一点不含糊的,保罗讲夫妻关系的时候他先劝妻子,保罗讲父亲子女关系的时候先劝子女,保罗讲主人仆人关系的时候,先劝仆人,这三段他的方法论是一样的,他开始的对象是一样的,保罗说�们做妻子的要顺服丈夫,保罗说你们做儿女的要孝顺父母,保罗说你们做仆人的要尊敬你们的主人。上个礼拜我已经与大家思想了,为什么保罗不是先对丈夫,不是对父母,不是对主人讲话?保罗为什么要对妻子、对儿女、对仆人讲话?因为他在长幼有序的事情上,主仆有分的事情上,他一定要叫晚辈或者叫幼辈对长辈先当遵行责任。正像基督怎样顺从天父,教会就有一个榜样可以顺从基督,这样基督成为一切顺从之人的表帅,这样我们对基督的顺从归入了�对父的顺从的里面,这是很重要的原则,所以希伯来书告诉我们,这样我们对基督的顺从是在基督对父的顺从里面。�的顺从就成为一切顺从之人永远得救的根源,没有一本书像这本书这样伟大,圈圈相扣,前后一致,贯彻始终,从旧约到新约,整个有机的结合,把整个统一的原理,教导我们一生一世的生活,感谢上帝。因为有了基督对父上帝的顺从,所以长幼有序,夫妻有别,父子、主仆都应当同样的原则,所以做妻子的应该顺从丈夫,因为丈夫是�的头,正像基督顺从天父,上帝是基督的头,正像教会顺从基督,因为基督是教会的头,你们做儿女的也当孝顺父母,因为父母是一家之头,感谢上帝。

  那么当孝敬父母成为人伦的第一个诫命的时候,这句话怎么讲呢?十条诫命里面,第一条到第四条,神人关系人当尽的责任,第五条到第十条是人人关系每一个人当尽的责任。第一条到第四条是人对神的律法,第五条到第十条是人对人应当守的律法,第五条到第十条是人伦关系。人伦关系的第一条诫命,就是当孝敬父母。这是诫命中间最先出现的,做人一个最大的道理就是孝敬父母的道理。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无论如何不可能成为伟大的人,一个孝敬父母的人无论如何在一切事上都要蒙上帝赐福,因为父母在我们生存之先,是神为了我们生存而创造,所以父母的存在,是在我们生命中间代表上帝存在的存在,神的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基础,而父母的存在是一切儿女存在的基础,所以如果父母没有存在,没有儿女可以存在,神是借着直接创造了亚当、夏娃,神就借着间接的方法创造了亚当、夏娃所有的子孙,所以神为我们先造了我们的父母,再借着我们的父母代表上帝把我们生下来,所以上帝借着父母间接创造了我们,我们追根究底还没有到神面前我们先承认父母的存在是我们存在的基础,这样我们一定要孝敬父母,这是神给人的诫命人伦关系的第一条。

  那么这个诫命是带应许的诫命。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这是圣经的原则,上帝叫人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会白白吩咐,�不会只是下令,上帝把命令给人的时候,需要人肯遵守一定蒙恩,而这不是等你遵守以后才告诉你的,在你遵守以前就告诉你了,神是充满恩典的,所以�赐下诫命的时候,一定把应许也赐下来,这个定律在旧约是如此,这个定律到新约也是如此,当上帝应许一些东西的时候,�不一定什么都告诉你,当命令一切的时候,一定把应许也告诉你,这个很奇妙。上帝命令亚伯拉罕离开你的父家,离开你的本地,离开你的本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上帝吩咐他,应许要给他应许之地,但是没有清楚告诉他,但是当上帝叫人要遵行一个特别的命令的时候,常常把应许先讲出来,这个第五条诫命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你孝顺父母,你在地上的年日就要长久,你要享受长命,这是带应许的第一条诫命。为什么是第一条诫命呢?一切人责任之上最重要的责任。这是神对人一切命令吩咐中间最基础的命令。孝敬父母的人,是上帝非常喜欢的人,一个使父母担忧,使父母痛苦的人,是神所憎恶的的人,所以今天晚上,你领受这些话以后,你回到你的家里,你从新纠正你对父母的观念。你说我的父母不好,我的父母没有道理,我的父母乱来,所以我可以反对他。不是的,父母的软弱,你到年长之后你会慢慢明白,他不过是像你我这样一个血肉的人,但他的身份是神按排把你养大,是神许可透过他把你生出来的,你不能因为父母不好,不尊重他,你不能因为父母没有学问你看不起他,你不能因为父母没有道德你对他讲话大喊大叫,这个是圣经所不许可的事情。所以彼得�保罗;提前5:1�说你要劝老人,你不可以斥责他,不可以大声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比你更有历史、更有长久的时间活在世界上的人,至于他们的缺点,他们人格的不够,你在尊敬孝顺他之后用善意劝他,可能神会感动他。你不可以因为你的道德比他高一点,忽然间跳上去成为他的老师,不能因为你的钱财比他多一点,忽然间作威作福命令他像命令小狗一样,这些是神所憎恶的事情,以后呢?你对父母大小声没有礼貌,就成为你家庭的祸患你的子子孙孙要用同样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你。

  我小的时候听一位牧师讲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我很受感动。有一个作威作福的父亲,全家怕他怕到要命,他是非常独裁,非常用他的权威做事情的,妻子、孩子都被他吓的半死,连父亲、母亲都怕他怕到不得了,那么他很满意,因为他是全家最威风的人。有一天他对他父亲很不满意,他母亲死了以后,他更讨厌他的爸爸,他爸爸老的时候讲一句话他就骂,老人家不要讲话,就给他没有讲话的地位,在家里连一句发言的权柄都没有。有一天他更反对这老人家的时候,他对他的小孩子说,你到这个马车房里面你把一件从前马夫穿的衣服拿来,我要给你的祖父,然后把他赶走,因为现在天气很冷,所以我怕他受凉,他需要厚的衣服,我不要买新衣服给他,因为他是我很讨厌的老人。我记得还有一件马夫用的,而且很厚的衣服,你拿来,我要把他赶走。这个孩子说是的,爸爸。他就跑到马车夫的这个房间去了,结果很久不出来,所以他的父亲说快快出来,叫你拿一件衣服怎么这么久!结果这个孩子出来了,出来的时候,拿的衣服不是一件是半件,半件衣服。他爸爸说怎么衣服变成半件了?本来半件的吗?不是,本来是一件。为什么半件?因为我把它剪一半。为什么剪一半?因为我想以后我穷的时候,我没有办法买衣服给你,另外一半可以给你用。你这一半给你的爸爸用,另外一半我给我的爸爸用。喔!他爸爸听见这一句话,他没有想到这个十多岁的孩子,已经头脑想恨他的事情。天下没有太便宜的事情,你以为你要怎样对待人人都要听你,没有这样的事情。你对别人怎样,人会对你怎样,耶稣说你们要彼此相爱,耶稣凭什么资格讲这句话呢?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彼此相爱。一个伟大的领袖,不是好权柄,不是疯狂权威,没有人尊重我我就杀他,不听我的话我就赶走,这种疯狂权威的人,不是领袖是独裁,是霸军。所以一个伟大的领袖以身作则,以榜样教导,以人格坐高位。

  今天的台湾,今天的世界最缺乏的一件事情,有伟大道德的人站在高位做领袖。这样人没有听到任何命令他都会好好做人。孔子说上面好好行,下面没有命令他们都会遵从,上面乱来,多严格的命令都没有人要听你的,这是两千五百年五十年以前所讲的话,还是通行到今天。能讲这话的人能做多少我不知道,上帝的儿子先做了才讲这些话,你们做父母的,你们怎样使儿女孝顺你呢?你们先孝顺父母。因为从孝顺长辈做榜样来感动幼辈。

  所以保罗讲夫妻关系的时候先劝妻子,保罗讲父子关系的时候先劝儿女,因为儿女以后会做父母,那你现在先学习孝敬父母,以后你教你的孩子孝敬就很容易了。这几年我常想一个问题,教育的材料不是课本,教育的材料是生活的经历,受苦的得胜,是履行的见证。这些东西比读多少教育学的书更要紧,心理的课程不是心理学的理论,是受过苦的人对别人的同情,是受过苦的人对别人的了解,一个心理学家不是知道你在想什么的人叫做心理学家,那不是心理学家。一个心理学家是一个知道你心里受了什么苦他曾经经历过又能同情你,又能帮助你脱离那些痛苦经历的人才是心理学家。我们今天许多做父母的,没有机会读教育学,那我们怎么可以教好孩子?你怎样经历人生,你怎样体会痛苦,你怎么了解年轻的人,你怎么知道他们感受的一切的困难,然后充满爱,充满甘心帮助他们的动机去替他们解除他们的痛苦,你的教育就会成功了,感谢上帝。

  所以保罗在这里讲你们做儿女的要孝敬父母,这是带应许的诫命,使你在地上的年日可以长,你的寿数可以满足,因为神喜欢这样的人。那么接下去保罗说什么呢?这样你们做父母的,我想如果保罗要劝父母怎么教孩子,应该可以讲几天几夜一大堆的理论才对的。但圣经的篇幅这么节省,圣经的用字这么精简,圣经里面所提的词句这么少,但里面隐藏的智慧、隐藏的丰富,我相信超过了所有教育学的书的内容,这是圣经里面最典型父母教导的原则。我们许多人结婚的时候根本没有预备心要做人家的父母亲的。伟大的婚姻先想以后生孩子怎么生、怎么养、怎么教、怎么栽培、怎么塑成伟大的人格对人类贡献,这种婚姻是很好的。最糟糕的婚姻;我几岁了还没有结婚,无论谁都可以,那是最可怕的。结婚了以后就是离婚也不要紧,曾经尝过性以后就是被丢掉也不要紧,不必结婚也不要紧,因为我是一个成熟的女人,我看见人人结婚,我不知道什么是性交关系,然后就大肚子了,然后想把他落胎,这种性的关系是很可怜的。我们每一个人要尊重婚姻,从选择我们的配偶到怎样尽责任,怎样计划养育儿女,怎样一生做榜样来引导他们,怎样把神交给我们的小生命很细心的养育,这都是伟大家庭应当有的心态,当神把儿女给我们的时候,是�非常非常信任我们。如果一个人很爱你,把已经烂的、坏的东西给你,如果医生医你,把已经过期的药给你,你会很气他。但一个真正爱你的人,他把最好的、最新的、没有用过的东西,很贵的东西,交在你手里,这样他的爱是真的。我告诉你,上帝爱我们把baby交给我们,这个baby是刚刚生出来的,是完全新的,没有沾染过污秽的东西,整个生命的开始就交在你手里,你要把这个当作神对我们的信任,这个表示神对我们的敬重,上帝这样敬重我们,上帝这样信任我们,把baby交在我们手里,我们怎样养育他呢?我们怎样教导他呢?生而不养,好像畜牲一样,养而不教,好像没有知识的百姓一样,教而不严,好像不负责任的长辈一样,所以我们生,我们养大他,我们照顾他,我们关心他,给他照着生命成长的规律健康的起来,使他可以长大成人,不是单单有人的样子、人的体态、人的体积,他应当有人的心灵、人的思想、人的人格、人的精神教育、人的信仰责任、人的道德基础、人与人际关系的琢磨。所以我们中国人说:树木十年、树人百年,你要种一颗树给它长大十年就够了,要把一个伟大的人格塑造成功要百年的大计才可以。那么教育人类最大的责任不是老师,最大的责任不父母,这样最少的三重教育,第一、家庭教育;第二、学校教育;第三、社会教育。三个教育各长各短,家庭教育占有最先的时日,社会教育占有最长的年日,家庭教育最有亲人亲切的关系,社会教育最没有亲人的私情,所以家庭教育最深情,社会教育最无情,学校教育有师生的情,不是亲情,有长幼之情不是朋友平行之情,而家庭教育比较缺乏计划跟周全,学校教育是最有系统最有计划的,科目最周全,所以这样我们看见每一种教育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么家庭教育为什么最重要的呢?因为这是最优先的,因为这是最基础的、最全面的、最亲切的,也是最有主观认同的。当你看见孩子生气的时候,你不要生气,因为他不过是你小孩子的时候怎样生气的镜子照给你看罢了。你就这样跟他生气了!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他因为你从前就是这样,你想你以前就是这样,这种了解是个别的、是血统的、是亲切的、是老师不能明白的,社会不需要明白,因为这是你自己骨肉,这样你在儿女的身上看见你自己的过去,看见你骨头里面的本质,看见你生命本来就是这样。所以父母教儿女是比任何一个其它的人教儿女更重要。

  那么这里对父母怎么讲呢?你们做父亲的,不可惹儿女的气,原来保罗的父母教育只有一句话,没有说怎么计划你要给他读书要请补习老师到家里,要给他到大学,美国好、英国好,完全不讲的。只有一句话,我曾经为这句话想了几十年。怎么会想几十年呢?就是几十年一直想不懂为什么只有一句话。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而且这里没有讲母亲�,好像母亲比较少犯这个错,父亲比较有这个毛病,因为父亲是一个男人,男人最怕没有面皮,男人最保护自己的威风,所以好像他没有威风就很难活下去一秒钟一样的,所以常常为了自己威风的面皮,随意大发雷霆,别人怎么受伤他不管,因为男人很自私,只顾自己要什么就什么。这样在教导儿女的事情上,这就是最伤害幼小心灵的武器。你要注意这句话,惹儿女的气;这个惹是表示你是主动,我不故意的,但因为你的个性,你男人的尊严,你常常无意之中,不故意的时候,你损害幼小儿女的心灵你不知觉。那么这些很严格很无理、严格是可以的,无理是不对的,无理的教导下面,继续不断的受伤的意志长大了以后只会报复,只会苛刻对待别人,这是因为你在他小的时候种下了他以后要爆炸社会在中间的小原子弹。这个定时炸弹,一定会发生的,因为你现在暗中埋下去你不知道,所以我想在这一方面,东方的教育特别要注意的就是这句话,不可惹儿女的气。父亲欺负孩子,作弄孩子,他的孩子受不了生气的时候,你更大发脾气,你怎么可以对我生气。他结果无助就大哭,你再打他几次,那你很难再教他。我告诉你,我们做长辈的,你不是生孩子而已,你是生人。你生一个人,你生一个正在长大的人,生一个会报复的人,生一个照样学样的人,如果你随便待他就是你得逞、你成功,你正在种下社会祸患,而你不自觉。

  在心里学二十世纪发展到中叶的时候,提到了一个人个性成长正常不正常有三大因素影响。第一个因素、就是父母的身份影响他的心理发展;第二、正常的爱影响他心理正常的回应;第三、他有没有交通的对象可以把他心中的痛苦诉说清楚,交待可信任的人非常影响他以后变成怎样的人。这三件事,我们的天父早就看清楚了,所以我每学一种学问,我就把这些的学问放在圣经里面来,然后用上帝的道去看,发现所有的学问,人类没有发现以前圣经早就讲啦,所以我解经的时候,我不是照一些解经书的方法,我照全本圣经超越人类所有智慧的总原则去解经。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帝怎么处理这三件事呢?上帝成为最高、最善、最义、最圣、最爱、最忠心的父亲,所以�的身份建立了基督徒的自尊心。如果人家问你,你爸爸是谁啊?爸爸是普通人啦。人家再问你,你爸爸是谁啊?不要问啦,问这么多干什么!问你嘛,爸爸是谁嘛?哎呀,不好意思讲啦!爸爸是谁啊?请你不要问好不好!你再问爸爸是谁,他就恨你了,因为爸爸是强盗啊。你懂吗?当一个人做贼的时候,他以为他自由啊,他偷了钱,他不知道他的孩子心理的负担多重啊!你以为教育是送孩子去读大学啊,教育是你怎样做孩子的榜样,给他在社会上有一个正当的地位做人,你已经害你的孩子伤害他心灵多少次了。

  第二样、父亲对儿女真正的爱使儿女感到他的存在是很有保障是很有基础。这样我们的天父对我们的爱,使我们做�儿女的人心中充满平安。第三样,父母为儿女预备了诉苦的对象没有?我有时候太忙了,我有一些时候认为我的孩子应当早就懂一些事情,所以他每次要讲的时候,我说不必讲很简单,后来慢慢…他们闷在心里,有一天我听一个孩子说:爸,对你很简单,对我们不简单。我吓了一跳!我知道我不对了,因为他没有机会讲清楚,因为我思想太快,就切断他的思想。他是孩子啊,他需要讲,他要一句一句讲,你要慢慢听啊。所以做母亲的人,嘴巴少一点,耳朵大一点,那个小孩子太坏了……,哇!你以为你很伟大。我告诉你如果要做伟大的母亲,�少讲他,多听他。当他有困难告诉妈妈的时候,是这样吗?还有什么事吗?你可以告诉妈妈吗?我告诉你,你不预备听你的孩子讲的话,你一直要人听你的话,你是笨人、不是聪明人。很多人一天到晚讲话惟恐人家不知道他有多少学问,一天到晚讲话到晚上睡觉,他的学问就是那些。明天又再讲那些,到晚上睡觉他的学问还是那些,不同的地方是什么?越讲越熟,以后每一句都会背出来。哇!口才越来越好,就是那样。当你跟人谈话的时候,你少讲多听,哎呀,他没什么学问,听他做什么,不要紧,他讲讲…有一、两句他有你没有的,你听进去你就增加学问啦。一个好的妈妈是常常要听孩子讲话,让孩子笨的、没有经验的讲出他心声的时候,他就慢慢笨的变成不笨,从没有经验变成没有经验,从不会讲话变成有口才,因为你给他讲话,一直讲就变成有口才了。这是奥秘啊!你做父母的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我告诉你,今天你听这一篇,你回去要改呀,好不好?要不要?你今天听了你变成有智慧的人,你对你的孩子多看他几眼,你就发现他好像对你说:爸爸,你从前不给我讲很久了。爸爸,我很多话没有人听我很久了,如果再没有人听我讲话我去自杀给你看看好不好。不要开玩笑!人需要诉苦,人需要交通。所以身份、爱、交通就产生正常心理的三大因素。如果一个人你问他你的爸爸是谁啊?你不认识我爸爸?你现在还不认识我爸爸?如果五年前你不认识他,我不怪你,你现在还不认识我爸爸!曾荫权,是首长,不认识我的爸爸!他讲曾荫权的时候,他就想我真完全。这个是身份,对不对啊?我告诉你,你要让你的孩子,因为你是他爸爸,他有一个稳当的生活,你要让你的孩子感到有真正保障的爱,享受生命的安全感,你要让你的孩子有诉苦的机会跟对像,产生生命的交流,这样他的心理健康就很健全发展,感谢上帝。

  那么这里讲的一句话,就打掉那三件事,惹儿女的气。小孩子不喜欢生气,因为人生出来的时候是很正直,是很善良显明婴孩原有的本性本来就是这样。但是,人如果常常被人欺负,他就开始不甘愿做人,如果他被反对他的人欺负,他就想怎么报复怎么做坏人,如果他被自己的兄弟欺负,他就盼望父母行公义,但是他被自己的父亲欺负,他整个生命就乱了,这是最可怕的心灵危害。你是我的父亲、你是父亲,你欺负我,你对我这样不起,你这样作弄我,这样侮辱我,这样害我,然后他心里就开始慢慢相信没有上帝、没有道德、没有人生责任。为什么呢?因为他心里面有一个直觉,我现在不从理性谈,因为小孩子没有什么理性功用,但是小孩子很有直觉功用,当他们还没有思想发展、没有学问逻辑的时候,他凭着心灵的感觉,正像多数女人是凭直觉生活的,多数男人是重分析来研究,当然不是每个男人是这样,也不是每个女人是那样,但是几乎每个小孩子都一样,他没有办法明白,他也没有人生经验,他也没有读多少书,他没有训练逻辑,徒理性没有发展,他是凭着感觉。感觉什么?感觉几件很基本的事情,第一样,他感觉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坏,就是从对我好的就是好,对我不好的就是不好开始,而这种伦理是不对的,但你要原谅他是孩子啊,孩子不懂分析对我不好的是好人,对我好的是坏人,孩子不会这样子的,他不可能这样分析。对我好的是好人,对我坏的是坏人,所以上帝把母亲做为对孩子最大的礼物,这个孩子领受上帝最大的礼物就是有一个无微不至很愿意什么都了解他的妈妈。妈妈,妈妈是大海,妈妈是乐园,妈妈是靠山,狗追他,他跑到妈妈那里,老虎追他也跑到妈妈那里,他不知道妈妈输给老虎,他只知道我需要妈妈。上帝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就是妈妈,所以小孩子第一句话:妈~妈,他就叫妈妈了;妈妈,很少小孩子先叫爸爸,很少的。这是神的恩典,但是,做爸爸的人,要保护、要养育,要用权威、计划,这是理性的责任,妈妈是保护的责任、照顾的责任、关怀的责任,所以孩子的心灵的深处就从谁对我好的是好人,谁对我坏的是坏人开始。

  那么什么叫做好,什么坏呢?但孩子不能分辨程度,他只能从感受去分析。对我好的,他是好人,对我不好的是不好人。所以他慢慢就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那么他就对谁对他特别好的那些特别好。所以当父亲对他的时候,可能因为不满意妈妈太过纵容他,太过袒护他,所以父亲有时候就纠枉过正,表示自己跟妈妈不一样的危机就来了,这个孩子看你的动作跟平常对我好的不一样,他就皱着眉头,但是讲不出为什么!你注意看,baby几个月会皱眉头的,他莫名其妙,皱了几次以后他不能明白,他就啊…哭起来,几次以后他就开始生气,小孩子在生气的时候,表示他心灵受伤。你这个慢慢去体会,因为他是人啊,这个人可能做总统,可能做强盗,可能做伟大的护士,可能做妓女的,非常有关系就是你怎么对待他,而教孩子最大的关键是什么?不可惹儿女的气。我几十年想这句话,这一句话是最大的武器,你能抓住这句话,你就会胜过魔鬼,你把孩子教的好,不懂这句话,你就把孩子交在魔鬼身上,永远很难挽回。

  不可惹儿女的气,为什么?因为儿女没有办法了解,特别他幼童的时候,他不能分析,他只能生气,他一生气的时候,其实他是不甘愿做人才生气,那为什么他不甘愿做人呢?他发现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发生,怎么会这样!他就气起来了。什么东西不应该发生发生呢?怎么父亲不象样?使我气到这个地步。那你的教育就很难了。一个经常惹儿女气的父亲,以后很难把孩子教好。为什么惹儿女气?你说他本来这个小孩子爱发脾气。不是的,没有一个孩子爱发脾气,孩子发脾气,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你太宠爱他,以至于他慢慢试探你没有能力他就用气,他的哭来做武器征服你,他就欺负你,那是因为你教错了,那你就没办法了。第二个原因,就是你做了不当做的事情,为父之尊不当做为父应当做的事情,所以他就感觉这个不对,那么那个感到不对也不是他学来的,这是以生俱来,这个小小的心灵里面有几种的响应,你写下来。第一、他稍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所以当你对他好的时候,而他感到他是应当得到你对他的好的时候,他就接受,如果你对他不好的时候,他知道他有错,所以你对他不好对的,所以他就接受你对他不好。他里面一个很敏感的天平。

  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做错事了,后来我发现妈妈不知道,我就以为妈妈很笨,后来发现她叫我回去,刚才两点的时候,你做错一件事,我想妈妈不笨,她记得!她下午没有叫我,晚上叫我算帐,这个叫做秋后算帐。来…妈妈刚才很忙,现在算帐了,刚才两点的时候,你做了一件错事,有没有?没有…!一定先否认,这是亚当的后代嘛!没有…。你再不承认我就打你了。有…。你做错啊?做错。我妈妈很聪明,她说手拿出来。我不要!拿出来。妈妈!拿出来,拿出来,我要打你。不要打。一定要打,因为你做错了。要打几次?她问我!那我当然讲一次,一定从一开始的。她说哪里?刚才那个不是小错是大错。那就讨价还价。结果呢?我说五次,她说不够,她说八次,我说六次,到最后七次,我感到差不多了。这个讨价还价那个标准是什么?我先告诉你一件事,第一对错的反应叫做是非感,第二应当罚多少这个叫公义感。等到她说几次,让我自己念�说�,念到差不多了,就是正义感得到满足了,然后她说要大力要小力?我说小小力。不行,你再讲。结果准确的配合我应当受的刑罚的时候,我就佩服她佩服的不得了!请你注意喔,小小孩子,他是小小心理学家,小小的孩子,小小的未来法官,小小的孩子,是有小小的良心功用的人,他有是非感、他有公义感、他不但有了公义跟是非,他更知道在怎样的时刻应当受怎样的对付,他有爱恨感,他有善恶感,他有应当是不是受过份的伤害的程度感,当这些东西搅扰的时候,他就没有办法,因为他认为我应该我里面有这些东西全部乱了。最糟糕的是什么?做父亲的无论什么都是自己对。你是不是要逼你的孩子自杀,他这样讲错!他那样错!无论对也是错,错也错。他就一生错给你看,使你永远没办法改他。所以小孩子上帝给我们的,你要好好注意关怀他,你买一辆新的汽车,你会擦它,你会注意加油,你会注意换轮胎,你会注意有没有损伤,有没有弄坏,你爱孩子要过于爱你所爱最新的汽车,因为他到受不了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应付了,不甘愿做人,他又不明白他里面的本能全部弄错了,因为你总是他说错、错…;你总是对。结果他起先他:爸爸;很尊重你。慢慢他就很讨厌你,慢慢就恨你,后来感到为什么他会恨人,他就恨自己,又恨你、又恨自己,以后他就自杀。所以你不可惹孩子的气。你知道不知道你暗中正在杀害你的儿女而你不感觉到,你正在压住他们的成长你不注意。

  前几年有一个很伟大的指挥家死了,这个人叫做Carlos Kleiber,他的父亲是前一辈最伟大的指挥,这父亲犯一个毛病,总是看不起自己的孩子,这样笨,这样傻,你什么都不懂,你不懂音乐,而这个孩子从小给他吓、吓、吓坏了,到最后,把他爸爸的每一句话当做是真理的,因为他爸爸是全世界都承认,都称赞的大指挥家。这样伟大的父亲讲的话一定对的嘛,他是全世界公认的指挥,他对音乐的敏感,对音乐的批判,人人都称赞,既然他是权威,他讲我笨一定他是对的。他说我不懂音乐,一定我是不懂音乐,所以他从小自卑,什么自己对音乐的自信心都没有。所以结果他变成不敢向前,不敢指挥,一直记得爸爸说你很笨、你很笨、你什么都不懂、你不懂音乐、你不懂、你完全不懂、你完全不懂,一直记得这些话。爸爸死了以后,他也不敢指挥,其实他的音乐天才一点不输给爸爸,但一个太过厉害的爸爸,太过逞强的爸爸,太过以自我为中心的爸爸,使他变成傻呆呆一生,现在这个人也死了,死的时候给他算起来,他所指挥的音乐留在世上不到十篇,但一分析出来,他贝多芬第四�Beethoven symphony No.4�跟卡拉扬贝多芬第四一比的时候,他的更好。贝多芬第七�Beethoven symphony No.7�跟卡拉扬的贝多芬第七一比的时候,他的更好。你不相信,你去看他Carlos Kleiber Beethoven symphony No.4第四个movement�乐章�那一段你看看他指挥多么伟大,你自己去听,我不在这里吹牛就是了。但是为什么呢?他不指挥,因为我爸爸说我不会,我爸爸说我很笨,我爸爸那么伟大,他越佩服爸爸,越埋藏自己。这个父亲不知道他是这样伤害他的孩子。

  所以今天回到圣经,你们做父亲的,不可惹儿女的气,就是单单这句话。下次我们要提到下面另外三件事,怎样教导儿女。愿上帝赐福给我们。今天我们回去以后,我们跪下祷告:天父啊,你怎么爱我,我没有像�这样爱我的孩子,天父啊,你怎么教导我,你怎么宽容我,我没有照你的宽容,宽容我的孩子,你祷告求主赦免。盼望我们的悔改,可以变成新的榜样,使我们的儿女以后照样学,又可以成为他们儿女的榜样。我们站起来。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