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灵修书籍 > 君尊皇族的觉醒

第二章 城堡中的流浪汉和王宫中的王子

你里面是怎样的人,你就在周遭环境制造怎样的范围。

忍受悲伤

南西事件发生过后几个月,我发现自己的奴仆心态根源可能要追溯到受孕的那一刻。我的出生和成长背景使我相信自己的谎言,无法真实的了解自己在基督里的身份。母亲是高中啦啦队队长,父亲是足球队明星,两人坠入爱河, 他们的故事就像童话一样梦幻,直到母亲未婚怀孕,意外怀了我。那是 1950 年代,和今天的社会相比,当时的人将这种事看为极大的羞耻。在外公发现母亲怀孕之后,就和她断绝关系,而我的父母在我还未出生前决定私奔结婚。

一年后,父亲在外公不知情的情况下找上门来。外公还未来得及把他撵走,父亲就双膝跪下,祈求原谅。那天早上外公就原谅了他,但他们两人都不知道即将发生重大的悲剧。两年后,我的妹妹才一岁,父亲去钓鱼时突然遇到风暴,船只翻覆,父亲把叔叔救回岸边之后,又回去想要把船拉回来,没想到就此一去不返。1958 年那个暴风雨的夜晚,父亲在河中死亡。当夜搜索队四处搜救我的父亲,大概半夜的时候,外公将父亲的遗体从安德森水塔的下面打捞上来。我和家人的人生从此就完全的改变。

父亲的死带给我灵魂深处深沉的悲哀,害怕被遗弃。一个三岁的小孩当然不了解死亡的意义,我只知道爸爸不见了,我也害怕妈妈有一天也会突然不见了。那件事发生后许多年,我经常在半夜惊醒好几次,走进妈妈的房间,看看她还在不在。多年后母亲告诉我,她经常醒过来的时候看到我站在她床边呆呆地看着她。

悲剧变废物

我母亲后来又结了两次婚,第一次是在我五岁的时候。继父清楚让我和妹妹知道,他娶的是我的母亲,我们是拖油瓶。更糟糕的是,他是个会打人的酒鬼。被殴打变成我们生活打一部分, 想要在那个家中生存的规则是:“闭嘴,滚开。”继父常说:“小孩子有耳无嘴。”他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你们一点都不重要, 没有人在乎你们,也没有人管你们在想什么。”即使我们没闯祸,也无从得知他的心情好坏。有一次他喝醉的时候,一手把我抓起来,脱掉我的裤子,用皮带扣环狠狠地抽打, 打得我鲜血直流,母亲大声尖叫、哭泣,才好不容易把我从他的皮带下救出来。除了身体的暴力外,继父似乎刻意将父亲从我们的记忆中完全抹除。他非常嫉妒母亲的爱,当母亲表现出对我们的爱时,他就虐待我们。他毁损父亲所有的遗物,禁止我们和父亲的亲戚见面。现在回想起来,我看见魔鬼使用他来毁灭我们的身份。十三岁那年,母亲终于和他离婚。

十五岁那年,母亲又再婚。可怜的是,那个家的规矩还是一样, 暴力情况没有改变,生存的方法就是小孩子们把自己变成隐形人, 尽量让自己消失。不幸的是,我知道我的成长经历也是许多人的经历,故事的内容或许不同,但我们这些小时候经历过被遗弃和虐待的人,即使只是像我一样出生的“时间不对”,我们里面都有一个内化的信息,认为我们是可耻的、没人要的、不重要的人。这些谎言的结果就是我们培养出的行为模式,是为了在这个敌视的世界中自我保护。因为我们最基本的身份受到攻击,我们以为必须不计一切代价来消除痛苦,这样才能生存。

我的生存伎俩之一就是发展出一种讽刺性的幽默。我的幽默会损人,让他们觉得自己笨、没有价值。我当然通常都不会知道自己让别人觉得不舒服,但在潜意识里,我以为伤害别人的自尊会提升我的自我感觉。我会拿别人的缺点开玩笑,自以为幽默, 却没想到我的每一个笑声都刺中他们的心。

虽然我十八岁就信主,但我的行为模式没有改变,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幽默伤人有多深,一直到许多年后,我才去对付自尊低落的问题。我其实应该知道这个问题,因为我是自己幽默感的主要受害者。我经常拿自己的缺失开玩笑,长久以来自我感觉恶恶劣、痛苦囚禁了我内在的灵魂,但主决意帮助我打破心牢。

学习爱自己

当南西当面挑明我的幽默伤害到她时,我明白这不只是一次警钟,让我知道自己会伤人。对我而言其中更大的启示是:别人在乎我的想法。长久以来我一直相信继父们给我的印象:不管我想什么或说什么,都没有人在乎,当我了解到自己的价值之后, 就开始了一段消除我对自己错误看法的过程,帮助我找到真实的自己。神称我为王子,我知道南西事件和我与主之间的交通,只是未来许多步骤的第一步,神要使用这些步骤来带领我走出监牢, 走进他的王宫。

大概一年后,我又遇到另一件事,那是我脱离奴仆旅程的下一步。时值 12 月,在一个寒冷冬季主日夜晚,我到教会时已迟到, 打开前门,一阵风几乎掀掉整扇门。我进去的时候,祷告会已经开始,现场大概有一百个人,大家热切地祷告,我想偷偷溜进去, 不要打扰到聚会。我站在门口的时候,我们牧师比尔·强生过来和我打招呼,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他递给我一样东西,一张对折的纸。他的表情让我觉得很奇怪,当我看着那张纸时,我才发现那是一张支票。我的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支票上的数目,吓了一大跳,我大叫说:“有人奉献给我三千块!大家听见没,有人奉献给我三——千——块!”比尔笑着说:“你最好再看一下支票!”我低头又看了一眼支票,才发现上面其实是写着三——万——块!我差点晕过去。我又笑又跳的大叫说:“三万块!有人刚刚奉献给我三——万——块!”我目瞪口呆了好几分钟,仔细看了一下支票上的签名,发现那是个我根本不认识的名字。疑云密布,更加深入我的好奇心。

过了好多天,我才终于知道奉献的人是谁。他是我们团契新来的人,年初时上过我教的一门课。有一天晚上祷告的时候,他觉得主感动他要把他财产的一部分奉献给我。我写了张感谢卡感谢他,但接着发生了一件最奇怪的事情。在他给我那么大笔的奉献之后,我竟然连续好几个月故意躲避他。刚开始的时候,我做得不是那么明显,但后来却越来越明显。

如果在教会的某一个房间看到他,我会故意转过身往另一个方向走去。有一次我内急,跑去上洗手间,一看到他在那里,他背对着我, 没看到我,我却马上跑出去,到教会的另一头去上洗手间。我在教会里奔跑的时候,脑袋里突然出现一个想法:“我一定有问题!”我一点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行为,这让我非常困惑。当晚上床时,我辗转难眠。那个是漆黑寒冷的夜晚,北风呼呼地吹着。我在床上躺了很久,眼睛一直盯着时钟看,等待太阳升起,不断侧身反复,对自己奇怪的行为百思不得其解。我脑海中不断想起自己怪异的行为,然后我想起过去很多年来,我对一些很看重我的人也有同样的感觉。我开始明白这些关系都因着我不容许别人爱我而被破坏。我开始意识到我喜欢施舍,却不喜欢接受别人的好意,但是我的行为还是找不到合理的答案。最后在绝望中,我祷告寻求神:“主啊,你知道我的问题是什么吗?”主马上回答我:“我知道。”我谨慎小心地问:“我的问题是什么?”他回答说:“你真的想知道吗?”这是个很露骨的问题,我其实对于要明白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感到很紧张,因为我已经在否定中生活很久。

约翰·麦斯维尔曾说:“一个人会改变,可能因为受伤太深,所以必须改变;可能是因为学习太多,所以想要改变;也可能是因为领受太多,所以能够改变。”我发现我受伤太深,所以必须改变。我回答说:“是的,主啊,我想知道。”耶稣说:“你的问题是你爱自己不够多,你不觉得自己配得别人奉献三万块。你害怕如果那位慷慨人士真的认识你,他会后悔给你那笔钱。这就是你不愿意让他来亲近你的原因。”我的担忧越来越深,再也无法否认我需要帮助,我问:“我该怎么办?”他回答说:“学习爱自己,就像我爱你一样。当你这样做时, 你会期待别人越认识你,就越爱你!”我顿时呆若木鸡,完全无法相信这就是我的问题的根源。直到这一刻为止,我不爱自己这件事,从未如此明白地显露出来。我知道别人爱(特别是内人和孩子),我知道主爱我,但我不知道我不爱自己。

藉着那次经验,我学习到当有人比我们自己还要看重我们时, 我们会不经意地破坏我们与那个人的关系。因为潜意识里我们不希望他们太接近我们,免得被发现我们其实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好。作为一位牧师,我观察到这种情况最明显的例子是正在寻寻觅觅寻找终生伴侣,却总是找不到“合适对象”或“好对象”的单身人士。这些人当中有许多人无法和异性建立超越友谊的关系,当异性的友谊快速突破他们的心防进入灵魂深处时,他们就会开始出现破坏两个人关系的行为。他们害怕所爱的人会看到他们里面的不完美,也确信这些缺陷和软弱是存在的。现在是我们应该学习用神的爱来爱我们自己,用父神的眼光来看我们自己的时候了。

永远都不够

还有另一个谎言也让奴仆无法经历他们在基督里的真实身份。先前我曾提到,当你在成长背景中一直觉得自己不重要时, 你会发展出一些生存的技巧,试图躲避那个事实所带来的痛苦。奴仆需要使用生存技巧,因为他相信现实世界是一个“狗咬狗的世界。这种贫穷心态是奴仆主要特质。不管奴仆是在财务上或是被爱和被肯定方面经历到缺乏,他们都会有一种共同的心态,就是相信他们所拥有的永远都不够。他们生活在恐惧中,永远担心井中的水很快会枯干。

神从来都不希望我们在任何一个生活的领域是在贫穷中。圣经到处充满了神供应他百姓的应许。大卫说:“我从前年幼,现在年老,却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诗篇三十七篇 25 节)耶稣说得更加明白,他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 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的多吗?你们中间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装饰,何况你们呢!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 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要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马太福音六章 25-34 节)

艾迪的冒险

我们夫妻领养了我们的儿子艾迪之后,我从第一手的经验看见贫穷心态如何蒙蔽人心,使他们看不见神所以赐给他们的丰富。艾迪出生在一个家境清苦的家庭,他的心态和行为举止正好代表了那些成长在经济基础良好,但生命其他方面有缺乏的人所拥有的典型生存者心态。

从 1990 年起,我们开始和位于加州路易斯镇三一少年观护所合作。观护所要求所有接受戒护的孩子来参加我们的青少年团契。我们每周打两次篮球、排球,中场时由我向他们讲道。艾迪是一位十四岁的青少年,他每个礼拜都来参加。艾迪德父母都是吸毒犯,所以艾迪只能靠自己养活自己。他身材高挑,肌肤黝黑, 一头棕发。虽然他不是接受戒护的小孩,但他喜欢和我们一起打篮球。他来参加活动,和这些问题青少年在一起,但他通常很安静, 我们一点一点地慢慢认识他。

大概在认识艾迪一年以后,我们决定要收养他。经过研究之后,发现要收养他可以经由两个管道;第一个管道是说服他离异的双亲签字,将监护权签给我们,第二个管道是籍由法院途径争取监护权。我们决定采取说服他双亲的管道。我带艾迪回到他母亲的公寓,就像我以前经常做的一样(他通常周末和我们在一起),但这一次我和他一起走到门口。我的心脏怦怦跳个不停,我发现公寓里没有灯光。我以为没人在家,但艾迪用力推开门,我看到一个人影坐在地板上,在黑暗中瑟缩在屋子的角落,那是他母亲。屋里没有家具,肮脏到无法形容。房间里很冷,我后来才知道他们已经断电好几个月。他母亲显然是毒瘾“发作”身体不停颤抖,黑眼眶很深,发丝凌乱不堪。他看着我说:“你要做什么?”我很紧张地说:“我想要你儿子的监护权。”她看着艾迪,艾迪眼中流着泪水。她说:“好吧!监护权给你!”。她羞愧地低头签下监护权同意书。

我们离开威瓦维尔,开车到路易斯镇找艾迪的父亲。我们一路上都没有说话,我的心思还停留在我刚刚所看到的景象中。我的心沉重,整个心都碎了,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个“艾迪”当我想到他父亲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我只能做最好的打算。大概三十分钟之后,我们到了他父亲家。那个房子看起来就是一间典型的毒窟,前院停满了破烂的车子和垃圾。在靠近大门时,我的心跳加速,我看见前门是开着的。艾迪先走进去,然后我跟着进去。进到屋子之后,我发现有好几个男男女女有些坐在地板上,有些躺在沙发上,房间里到处是烟味。一个身材矮胖、身上刺满刺青的男人用眼瞪着我们。他生气地说:“你要做什么?”我张口结舌地说不出半个字, 我觉得我的心脏快要跳到外面来。我很快地说:“我要你儿子的监护权。”他看着垂着头的艾迪,问他说:“你想要和他住在一起吗?”艾迪说:“想。”“好吧,把文件给我,我签名!”他潦草地签下大名,把文件丟回来给我。我们马上离开那个地方。我很高兴不用打架就可以离开那里, 艾迪也很高兴要开始新生活。

接下来是泪水交织的一年,艾迪开始适应他的新生活。我们一点一滴慢慢看见艾迪身上的贫穷心态,这很明显是他惨淡的童年时期在他身上所造成的影响。我们大多数会一起吃晚饭,吃饭的时候,艾迪的眼睛会一直盯着餐桌上剩余的食物。餐桌上的食物一定足够,但艾迪似乎很怕我们的食物会不够吃。当盘子里的食物还剩一半时,他会赶快再把自己的碗装满,然后把食物藏在碗里,藏在餐巾里。我们其他人就假装没有看见,但心里都很难过。

艾迪和我们一起过第一个圣诞节真是叫人兴奋。我们知道他从未有过一个真正的圣诞节,因为他妈妈会卖掉他收到的礼物, 拿去买毒品。我们决定这一次做的夸张一点,要给孩子买好多礼物。我们花了好几百块钱买礼物,每个人得到的礼物价值都一样, 礼物多到我们几乎要看不到圣诞树。圣诞节那天终于来了,我们一起坐下来拆礼物。当我们看着艾迪拆礼物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好高兴,他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唯一的问题是艾迪把礼物拆开之后,他不准任何人帮他拿礼物。当晚吃过晚饭之后,艾迪在凯西的耳旁轻声说了几句话。原来是因为凯西为每个孩子预备了一只圣诞帽,里面塞满了小礼物。杰森和艾迪的圣诞帽里面装满的都是漫画书,问题是凯西不小心在杰森的帽子里放了四本漫画书,在艾迪帽子里只放了两本漫画书, 而艾迪想要知道为什么杰森拿到比较多的礼物。

艾迪总是害怕自己得到的不够多。贫穷的心灵通常会让奴仆发展出一种生存者的心态,对缺乏的害怕是出于谎言,除非破除谎言,否则他们不会知道神对他们人生的供应。当艾迪成为我们家人时,他所需要的和他所想要的都不缺乏,他的旧生活已经结束, 但除非他不再相信那些谎言,否则他就无法放松心情和我们一起享受生命。感谢神,艾迪现在已经脱离那种旧有的心态,他已长大成为一位优秀的青少年,也已经大学毕业(我们非常以他为荣)。

奴仆的心态是贫穷的心态,他们总觉得自己的资源有限。他们相信当别人得到某些东西时,就是代表着从他们身上拿走了他们可能会有的供应,他们怀疑别人所得到的祝福是从他们身上夺走的。

路加福音十五章浪子的故事最能清楚说明这一点。浪子花尽一切所有之后,回家寻求庇护。父亲看到他非常高兴,马上举宴欢迎他。他留下的那头肥牛犊就是专门为这个时候预备的,现在终于可以庆祝了。每个人都来参加晚宴,除了那个大儿子,他留在外面,父亲没有看见大儿子来参加宴会,他出去找他,他看到大儿子站在外面。父亲问他:“为什么不进来一起庆祝?”大儿子大叫说:“你为他杀了肥牛犊,却连一只山羊羔都不肯给我!”父亲吓了一跳,看着大儿子,用父亲慈爱的眼睛深深看进他的灵魂深处,他说:“我为他宰了肥牛犊,但整块土地都是你的。” (参考路加福音十五章 11-31 节)

大儿子拥有整块土地,为什么他还要在那里等父亲给他山羊羔呢?他没有看见自己是儿子,而是奴仆。对我们真实身份的启示会除去我们里面贫穷的灵。除非这样的事情发生,否则我们永远会以为我们所拥有的有限,然后就会嫉妒别人拥有我们所没有的。这样的心态影响到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层面,包括工作、友谊和在教会中的地位。

财务的国度

不幸的是,教会中很多人有大儿子的心态。我们看不见自己不是田里的雇工,而是地主的儿女,我们的父亲很富有!我相信这个启示会整个改变我们的思想模式和对未来的计划。大部分的人只看得到供应(银行存款的多寡),并以此决定异象,因此活在自己的有限中,而不是活在他的祝福中。

例如,我们要盖一栋新房屋,我们会讨论要放弃哪些其他的东西,才有钱盖这栋房屋。但神呼召我们要超越我们的理性,超越个人能力的限制。如果我们所做的不能超越人的有限,那么就不要告诉别人我们是永生神教会的一分子。如果神是我们的父, 我们所成就的就一定要比扶轮社等慈善团体更多。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接上属天资源的管道(我知道基督的身体中真的需要真正的好管家,但很多时候所谓教会中的好管家只是恐惧地伪装成智慧的样子)。

保罗说得好:“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 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利比书四章 19 节)你听到了吗? 他说:“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神的供应不是根据我的需要,而是根据他的丰富。很多时候当我问别人做哪一行时,有人会说:“我凭信心生活。”这么多年来,我学习到这句话的意思通常是:“我没有工作, 我靠别人的奉献来侍奉。”这里所隐藏的信念就是那些领固定月薪的人不需要信靠神的供应,此种意识形态很有问题。如果我们开始有固定收入,就不再凭信心生活,那么我们就将供应减低到自己的能力所供应的程度,而不是神的能力可以供应我们的程度。

奴仆心态遍存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遍存于各行各业。一个人银行存款的数字并不能告诉我们他们是否经历神的供应。有人拥有很多,却仍旧没有安全感,害怕会有什么意外发生,拿走他们一切所有。当奴仆有钱的时候,他们通常会从金钱上得到他们的认同感。事实上,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他被什么所拥有。有些人拥有房子,但有时候看起来好像房子拥有他们。

当我们不断地为了要得到东西或工作过度,以致没有时间经营我们生命中的重要关系时,我怀疑我们到底是拥有这些东西, 还是被这些东西拥有。我的看法是,有钱和富有两者是有所差别的。富有的人拒绝被金钱所控制,他们的财富绝对不会拥有他们; 他们不担心金钱,因为他们知道钱一定够用。有钱人的自尊直接建立在他们的“损益表”上,他们花费很多精力追逐金钱或做守财奴。我的意思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努力工作,我的意思是说王子不是为金钱工作,而是为神做工。

当奴隶赚得了很多钱时,他应该要问的问题是:“神到底是赚到了财富,还是失去了一个人?”奴仆在赚到很多钱之后,通常会看不见优先次序,但王子不会把自己的身份建立在他们所拥有的事物上,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身份不是建立在表现或财产上。王子很富有,但他们不会受财富控制,所以他们可以经历到耶稣所应许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以自由地先求神的国,知道他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必加给他们。

王子的应许地遍满了父神的祝福,他要将他的爱大大浇灌在我们身上,将他的祝福浇灌在我们身上,他的赏赐要大过我们所能承载的容量。诗篇说得好:“你们要赞美耶和华!敬畏耶和华, 甚喜爱他命令的,这人便为有福!他的后裔在世必强盛;正直人的后代必要蒙福。他家中有货物,有钱财;他的公义存到永远。” (诗篇一百一十二 1-3 节)

小组讨论 :

当我们进到神的国度中,我们大都有着一个“孤儿”的心态。我们的行为显示出我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在我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甚至于我们“不了解”的这件事还根本无法察觉,或许这是为什么耶稣提到进入神的国时,他会这样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马可福音十章 15 节)“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约翰福音三章 3 节)

耶稣描述我们的得救就是一个重生的经历,并且说我们要回转像小孩子一样。这经文的主要信息就是:“我们必须要重新开始。”我们得救不只是罪得赦免而已,是学习重新活一次,而且这一次要跟上一次完全不一样。但事实上不同于小孩子的是,大部分的我们接受耶稣时, 已经知道很多关于我们自己和世界的事,而踏上这个认识神、信靠神、对神有把握和确据的旅程,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承认:

1、其实我们什么都不懂!

2、我们不能再去信靠过去我们所信靠的。

3、我们以前以为是确实的事,有可能本就不是真的! 这是为什么回转像小孩、领受一个像孩子一样、谦卑、受教的灵是如此重要。因为正是这样的心态帮助我们放下过去所相信的谎言,并且开始学习真理,特别是针对父神的供应。我们所需要和渴望的一切, 在神的国中都会供应给我们,但是就像“孤儿”一样,我们若是不相信, 我们也看不到!

回应和分享 :

1、描述你所知道关于自己出生之后的环境和状况。

你有从父母那里得知你是有价值的吗?

你觉得人们看重你所说的吗?

你觉得神看重你所说的吗?

你觉得谁是最爱你和最接纳你的?

那个人或团体是如何让你知道你是被爱和被接纳的?

2、神的话告诉我们:“神就是爱。”但头脑知道神爱我们和经历他对我们的爱是两件不同的事。描述一下你经历神对你个人的爱和接纳的状况。这个经历是如何改变你对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3、当有人看重我们超过我们看重自己,我们就会不自觉想要去破坏我们与那人的关系。

A、你试过去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吗?那个人如何回应你所表达的爱和友善?他的回应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B、你是否在跟人交往中,经历对方破坏你们关系?或是你是否曾经破坏过你与朋友间的关系?在这两种情况,请问你觉察到发生什么事和为什么会发生吗?请问不安全感和自我憎恶有影响你或对方的行为吗?

C、你有没有靠近过某个人,然后感觉关系好像太近到不舒服?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不舒服和你里面的不安全感有什么关系?你后来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4、有没有什么是你过去相信关于自己和这个世界的事,当你成为基督徒了之后,却发现原来全都不是真的(看过“骇客任务”这部电影的人就会知道那种感觉)对于之后还会有更多这样的“发现”,你感到舒服吗?对你来说什么比较重要?认为你过去的认知和想法是对的?还是你现在确定神是爱你的天父?为什么?

5、当你成为基督徒,你是否学到“重生”事实上是代表出生并进入一个与神的全新关系中,你是否认知现在你是他的儿子或女儿?在与神的关系上,你对于“我是他儿子或女儿”的认知有多强?还是觉得大部分的时候,其实你并不是这样认为?

6、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看到别人的生命中有我们所没有的,就觉得我们好像错过了什么。举出一个发生在你生命中的例子来描述。

A、你从别人身上看到什么是你想要的?

B、你是如何处理这样的渴望?

7、有可能在浪子故事中的哥哥,他之所以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羊,是因为他从来都没有跟父亲要求过!你时常把你的渴望和需要带到天父面前吗?有,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我们若照他的旨意求什么,他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像他所存坦然无惧的心。既然知道他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于他的,无不得着。”(约翰一书五章 14-15 节) 当你祷告时,你有信心相信天父垂听并且回应你的祷告吗?为什么有信心或为什么没有?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