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灾难将临前,教会中得胜的信徒,即十四万四千位得胜者,将先被提到神的宝座。他们就是妇人所生的男孩子,也是先献给主的初熟果子(启二11;三21;十二5;十四1-5)。
在天上,他们藉羔羊的血和所见证的道击溃了撒但,并将之摔到地上。接着大灾难降临,未获被提的信徒,即妇人其余的儿女,要受撒但、敌基督和假先知等的苦害(启十二17)。然而「晚期的得胜者」因之而兴起,他们为主站住,甚至殉道,得以在灾中被提(启十五2~4;十四13)。
至于大体的信徒因历经苦难的催逼,也逐渐「烤熟」成为熟透的庄稼(启十四14~16;利廿三22首句),就得与历代去世的信徒,于天使吹第七号时(已近大灾难末期),都被提在空中与主相遇(帖前四)。世上的国终成了主基督的国(启十一15),基督台前的审判也展开了(林后五9~10,林前三12~15)。同时,七位天使出来倾倒末后大灾,「可能」仍有少数被遗下的信徒暂留在这七碗之灾中作儆醒并看守衣服而不赤身的见证,直到灾后被提(启十六15;利廿三22)。
这见解的一大特点是阐释了为何得胜者与大体信徒这时必须被分开的意义。当连天使长米迦勒都无法打胜撒但时,谁有资格去打败它,并将之摔下(启十二7~11)?谁又配被召入万王之王的军队,在哈米吉多顿大战中与羔羊一同得胜(启十七14;十九14),以致撒但被捆基督得国呢?这定规不是平日爱世界,对主不冷不热的信徒所能担任的。得胜者在灾前先一步被提,实在也是为着全教会得以早日被提呢!
近代被神使用的仆人赞同「分批被提论」的有:戈怀德(Robert Govett)、蓝格(G. H. Lang)、潘汤(D. M. Panton)、彭伯(G. H. Pember)、赛斯(J. A. Seiss)、史百克(T. Austin Sparks)和戴德生(Hudson Taylor)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