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育银鲫大规模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异育银鲫大规模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_花瑞顺

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是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于 1976—1981 年利用天然雌核发育的方正银鲫为母本,以兴国红鲤为父本,选育的一个鲫鱼养殖新品种,目前已在我国 20 多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养殖,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鱼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异育银鲫养殖过程中严重的病害问题,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于 2020年对宝应县异育银鲫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防治对策。

1 异育银鲫病害现状

1.1 发病面积大

宝应县异育银鲫养殖面积 3 668.5 hm 2 ,发病较为严重(病死率>10%)的塘口面积 1 587.46 hm 2 ,占比 43.27%。

1.2 发病持续时间长

从 2 月初(苗种放养结束)开始,即有水霉病发生并造成死亡。随着温度的上升,体表溃疡等细菌性病害逐渐加重,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细菌性败血症及鲫造血器官坏死症等病害轮番出现或几种病害同时发生,至 11 月上旬,养殖塘口每天仍有异育银鲫死亡。据统计,2020 年宝应县异育银鲫死亡约 1 400 t,造成损失近 2 000 万元。

1.3 病因复杂

大多异育银鲫发病症状显示为数种病害并发,春季在塘口发现病鱼鳃丝感染寄生虫,体表竖鳞腐皮,实验室检测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结果为阳性。在细菌分离及药敏试验时,从一条患赤皮病异育银鲫鱼体的病灶处同时分离出栖稻黄色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不同种类的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差异,难以形成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2 异育银鲫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2.1 抗病能力降低

(1)种质退化。由于异育银鲫养殖规模大,苗种需求量大,而苗种繁育技术相对简单易学,很多没有苗种生产许可的单位和个人,在养殖的成鱼中选用经过多代繁殖的性成熟个体作为苗种繁育的亲本。有些苗种繁育场为了降低成本,简化操作环节,亲本更新不规范,来源不清楚,导致苗种生长速度减缓,抗病能力下降,出现种质退化的现象。

(2)苗种培育方式不当。为追求高产,鱼种培育阶段大多采用高密度放养方式,大量投喂高蛋白配合饲料,导致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多发。加上大量使用改水改底等投入品或杀菌消毒药物,造成鱼种肝胆肾等内脏器官代谢负荷加重,免疫力下降。

(3)苗种来源不一。大塘口鱼种需求量大,难以做到放养鱼种的来源、规格、放养时间等一致,同一塘口放养的鱼种携带的病原、抗病能力可能不一样,简单的防病措施难以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4)未严格执行苗种检疫制度。鱼种异地购销流通过程中,有些产地检疫病种不全,检疫人员医学水平和检疫能力存在局限,检疫基础建设及实验室配套滞后,导致苗种检疫制度执行不严格,增加了鱼病病原传播的速度与风险隐患。

...


2.2 池塘养殖环境恶化

(1)清淤难度大。宝应县异育银鲫养殖塘口面积大多为 0.667~6.67 hm 2 ,养殖户承包期限一般为5~6 年,由于清淤投入高,清出的淤泥无处堆积,很多塘口多年不清淤、不晒塘。而生石灰清塘同样因为成本高、难度大等原因,很少有养殖户采用,因此导致很多塘口底泥淤积严重。

(2)淤泥沉积导致养殖环境恶化。异育银鲫养殖多为高密度精养模式,每年因大量投饵而产生的残饵及鱼类排泄在池底形成大量的沉积物,随着淤积厚度逐年增加,塘口淤泥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条件致病菌,淤泥会因其中的微生物厌氧呼吸而产生对鱼类有毒有害物质,并释放到水体中,造成了池塘水质变差,在此养殖环境中的鱼类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发病。调查发现,面积<0.667 hm 2 的塘口因清塘彻底,管理措施到位,发病率低于大塘口。

2.3 养殖管理措施不当

(1)品种单一。许多养殖塘口异育银鲫放养密度每 667 m 2 达 2 000~5 000 尾,几乎不放养其他品种的吃食性鱼类,套养滤食性花白鲢数量极少,而造成异育银鲫养殖严重损失的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具有极强的宿主专一性,池塘养殖尚未发现除异育银鲫外的其他品种感染该病。

(2)放养操作不精细。大塘口需要异育银鲫鱼种数量较多,一次性大量过秤受挤压、高密度长距离运输、鱼种浸泡消毒等操作不精细均可造成鱼种受伤发病。

(3)饲料投喂不科学。除不同生产厂家饲料配方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外,过量甚至超量投喂的现象普遍存在,大量投喂高蛋白颗粒饲料,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鱼类快速生长,但也会导致其肝胆代谢与营养积累等方面出现问题,降低了鱼体免疫力。

2.4 防病措施缺乏针对性

很多养殖户发现鱼发病死亡时,未准确诊断,就使用抗生素、杀虫剂等药物。长期低剂量药物的使用会使病原菌或寄生虫产生耐药性,而随意增加用药量,易对病鱼造成毒副作用或使其产生应激反应,增加死亡量。

2.5 气候原因

鱼类是变温动物,免疫反应等生理机能直接受环境温度影响,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理适宜水温会造成鱼类应激,免疫能力降低;而引发鱼病的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复制、种群数量增减、感染强度等同样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2020 年冬春季温度偏高、梅雨时间偏长以及夏季低温寡照等偏离正常年景的气候条件,同样是鱼类病害多发的原因之一。

...


3 控制异育银鲫病害流行的主要措施

3.1 选择优质苗种,提高抗病能力

选购的异育银鲫鱼种可溯源,应为国家渔业主管部门审定认可的品种,由具有良好资质的苗种繁育场按规范的操作程序生产。鱼种放养前委托具有检测能力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实验室对其检测,不放养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阳性的鱼种。放养的鱼种要求来自同一塘口,规格整齐,体表无伤、无充血、无寄生虫,鳞片鳍条完整,体色鲜亮,体质健壮,水中活动敏捷,蹦跳有力,放养操作过程中尽量降低鱼种的应激反应。

3.2 加大池塘改造力度,营造良好养殖环境

一是做好水产养殖规划,合理布局可养区、限养区与轮养区;二是按照池塘生态化改造标准,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进排水系统,防止塘口之间因水源灌排不分造成鱼类交叉感染;三是做好池塘清淤改造,确保塘口大小合适、水深适宜、环境良好;四是配备养殖设施,安装足量的增氧曝气设施,增加池塘底部溶解氧,改善底质环境,防止病害发生。

3.3 控制放养密度,优化养殖模式

将以异育银鲫为主养(甚至单一养殖)品种的养殖模式调整为多品种混养的养殖模式,除放养滤食性的花白鲢外,还需要通过增加放养其他食性鱼类(其他品种的鲫或草鲂)降低异育银鲫单位水体的养殖密度。此外可适量放养螺、蚌等贝类以改善鱼类高密度精养池塘底质环境,少量套养中华鳖等底层肉食性品种,捕食发病鱼,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降低病害发生频率。构造多营养层级养殖模式,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来源,降低对底质的污染。如有条件,也可采用轮捕轮放、不同品种轮养或种养轮作的模式,减少病害发生。

3.4 推广健康养殖技术,优化养殖管理方式

一是重视清塘和消毒塘,为养殖品种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二是放养经过检疫的优质苗种,细心操作谨防鱼种受伤;三是科学投喂,按照“四定”投饵要求,选择符合不同生长期营养需求的饲料,适度控制投喂量,降低肝胆等代谢器官营养积累的负荷;四是配备增氧设施,通过提高水体溶解氧改善水底质,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五是对症用药,防治鱼病,避免乱用药物引起病原耐药性,加大对养殖品种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