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迁为何愿为败将遭受腐刑,却不愿为狱中好友说情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朝贰师将军李广利奉命率领三万骑兵,北征盘踞在天山的匈奴右贤王,干掉了万余不听话的子国边民。没想到匈奴并没有被吓倒,他们拼死一搏围困汉军,弄得贰师将军脱身不得,部队伤亡惨重。

这贰师将军李广利可不是一般人物,他妹妹李夫人就是当朝皇帝汉武帝刘彻的宠妃,乐舞出众,深得汉武帝宠幸。所以汉武帝在派出舅兄出征时,还准备安排一队人马为其殿后,确保粮草无忧。

接受这个使命的也是个厉害角色,他乃是被匈奴称之为“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李陵,有着家族荣光,而且还与匈奴、大宛都交过手,汉武帝的选择看来还是很有针对性的。不过,见到皇帝的李陵一下子心血来潮,不甘心只做个后勤运输大队,拍着胸脯请求以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

...

谁曾想,在浚稽山,等候李陵的却是三万余匈奴骑兵。这李陵还真的有遗传的威武之风,竟然将大敌击退。单于闻讯惊颤,紧急集合左贤王、右贤王部八万多骑兵,全力围剿。可怜李陵此时纵有千般能耐,也难以脱身,数日奋战最后只能举手投降。

汉武帝得知消息气得不行,满朝文武大臣更是顿足唾骂,此时却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李陵鸣不平。这个“不识时务”的人就是太史令司马迁,他觉得李陵以五千之兵抗数万之师,杀敌无数,“虽古名将不过也”;并认为李陵是诈降,他是想留得性命“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怒火中烧的汉武帝,此时哪里听得进这般言语,当即下旨“族(李)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对司马迁也定了个“诬罔之罪”。诬罔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司马迁本可以慷慨赴死,但他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去实现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

司马迁为了一个交情不深的“同事”居然敢于和皇帝顶嘴,但是数年后,身陷囫囵困在牢笼的好友写信向他求援时,他却不再言语,只凭一封流传千古的回信诉说自己的苦衷。

司马迁的这位朋友叫任安,他因为在巫蛊之祸中,坐持两端,隔岸观火,汉武帝认为任安没有帮助太子,是想看谁胜了就依附谁,于是就判他腰斩。被丢进狱中等死的任安,想到了好友司马迁,就托人给他去了一份求救信。

那么,此时的司马迁为何没有出手相助,甚至在皇帝面前连个屁也没放呢?其实,此时的司马迁已经变得相当理智、成熟,而且一切以完成巨着为重。

...

首先,司马迁知道,自己救不了任安。因为汉武帝错怪了太子刘据,他死的冤枉,所以皇帝要报仇哪个拦得住?能杀的绝不放过,任安之死那是铁板钉钉的事情,无法改变。司马迁如果不信邪,直言上谏的话,只能是多死一个人而已。

其次,此时的司马迁断然不会再冒险遭第二个“李陵之祸”,因为他的大业还没完工。在给朋友的这封回信《报任安书》中,他将自己的遇遭和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向任安倾诉出来,并且告诉他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史记》,希望任安“幸勿为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仆诚以着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

为了那部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太史公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呕心沥血,花了整整14年时光,可谓前无古人。

班固是汉代系统评论司马迁的第一人,他对司马迁及《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世称其当,后人皆服。

...

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已成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但这种实录又不是枯燥死板的流水账记录,《史记》用“互见”手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把人物类型化、具象化了。

《史记》既是不得不读的史书,更是一本文学巨着,很多成语来源于此,诸多典故也出自该书。但这样一本书,现在人读起来还是有些费劲的,文白对照是最佳选择。

...

今天跟大家推荐的就是一套精装版导读、注释、译文同步的使用版《史记》,让您无障碍轻松阅读,真正了解这本巨着的内涵。

一套全册四本,硬盒装帧配以精美外套,胶状装订,板式清晰,不可多得。原价190元,暑期特别价99元包邮到家,点击下方商品卡下单,好书到手。